老人流浪36年回家,民警上门补登户口

新安晚报 2021-04-20 09:46 大字

本报讯36年前,宿松县的吴建寅丢下三个未成年子女,负气离家出走,在外地靠乞讨、拾荒为生。如今,他在公安机关帮助下,与家人团聚,并补登了户口。4月19日下午,宿松县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社区民警朱楠主动登门将办好的户口本送到吴建寅老人手上。

3月25日,宿松县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社区民警朱楠在辖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走访群众,得知振兴社区破屋组75岁老人吴建寅因为在公安机关没有户口登记,至今无法办理农村医疗保险。前不久,老人生了一场大病,花去的医疗费用得不到报销,为此老人的子女急着尽快为其补登户口,但又提供不出补登户口所需的证明材料。

根据当地居民反映的情况,朱楠上门找吴建寅老人了解户口情况。原来,36年前,吴建寅因家庭琐事,不顾三个未成年子女,负气出走,一直在外面流浪靠拾荒、乞讨为生。时间久了,他与家人失去联系。后来,吴建寅流浪到东至县香隅镇花山村,在一次乞讨过程中,他被开水烫伤了脚,造成行走困难。今年3月初,香隅镇花山村在开展流浪人员摸排工作中,发现暂住在一间破瓦房内的吴建寅老人。之后,吴建寅在东至县公安、民政等部门帮助下,与远在宿松县的家人取得联系,并顺利与家人团聚。

考虑到吴建寅情况特殊,民警立即找到老人所在社区的社区干部、邻居、亲属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相关证明材料。4月19日上午,宿松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根据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帮助吴建寅老人收集的材料,经“一站式”审批后,为老人补登了户口。至此,在外流浪了36年的吴建寅,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

据了解,当地社区干部将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户口材料,尽快为吴建寅解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

孙春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

新闻推荐

分心驾驶行为 玩手机上榜率最高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加大对“分心驾驶”处罚力度

近日,由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加大对“分心驾驶”的处罚力度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