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杰伦打榜”的教程看得我们瞠目结舌

澎湃新闻 2019-07-21 18:21 大字

故事的起因容我简单交代一下:

一条质疑周杰伦人气的帖子被疯狂转发,引起了周杰伦粉丝的不满。于是杰迷们找准了微博的“明星超话排行”这一平台,为“周杰伦超话”开始投积分。而就在周杰伦超话上升势头迅猛的时候,连续四百多天占据超话头名的蔡徐坤粉丝开始了保卫第一的战斗。就这样,两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粉丝起了冲突,两种群体、两类模式的争端成为了热点,占据了社交平台的舆论场。

围绕这个事情,太多分析不说了,实在太耽误时间。在越吹越大的流量经济泡沫里,吃亏的只有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刷数据、提销量的狂热粉丝们。饭圈有一句话叫:“没钱别追星。”便是说的这个道理,在追星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时间金钱,所以流量明星的受众也以有一定经济能力和较多空闲的青少年为主。我们都干点正事去,不要瞎起哄了,都散了吧。

蔡徐坤的那点粉丝那点流量怎么回事大家也很清楚,再啰嗦一下,流量经济主要运作模式是以具有凝聚力的群体为偶像“做数据”,营造出大量流量,这其中有大量粉丝用大量小号刷出来的,也有经纪公司自营买的网络水军“水”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营造出的流量可以用于赢得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商业代言等等资源,在这过程中明星得实惠,水军得实利,商家刷销量,平台也可以雨露均沾,通过流量明星来提升日活。

终其究竟,打榜事件的幕后推手和大V们热切关注此事是为了什么?蔡徐坤粉丝拼命反击要保住第一为了什么?自媒体和平台这么拼命蹭热点是为了什么?社交平台一直维护着这件事的热度是为了什么?除了数据和流量和利益,背后还有什么?一位网友说,哪有什么“中老年粉和年轻粉的对决”,是真实网友和虚假水军的pk。如今的流量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所谓养真粉累成狗,雇水军秒登天。

著名文化研究学者凯尔纳认为,在每一个媒介奇观的背后都是娱乐经济。这次也不例外,在粉丝群体差异之外,这样的粉丝大战其实这更是娱乐经济在传播上的一种映射。NBA也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名言或许可以形容这样的现象:Everything is business。一切都是生意,也仅仅是生意。

这样的生意我们还要是要睁大眼睛。粉丝大战热点一起,自媒体纷纷跟上,许多自媒体出了关于“如何帮杰伦打榜”的教程,而微博平台的热门搜索也跟的很快,一个又一个的热搜频繁登顶,维持着事件的热度。

尤其是这份“如何帮杰伦打榜”的教程看得我们瞠目结舌:

一些流量明星及其团队对超话榜议题设置套路一清二楚,怎么建话题,怎么赚积分,怎么统一指挥,怎么整齐战斗,甚至精确到哪一天什么时段开启数据制作,如此操纵的手法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信息传播;而平台乐得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主动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不惜让舆论场就此成为某些人的“跑马地”。

新闻推荐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文化

通过选秀的方式,将普通人变成明星,这是最常见的造星综艺形式。过去十多年,中国的造星综艺经历了技术层面上的不断革新,粉丝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