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双腿,靠凳子“走”出新生活
□本报记者韩成玺
失去双腿,他以凳子为“腿”,重新“走”出家门。他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和热情,田间地头、市集赶场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自强不息、乐观勤劳。他,就是雁江区南津镇槽土村三组村民李尚银,村民眼里的“厉害人”。
意外失去双腿但坚强乐观
近日,记者见到李尚银时,他正在家门口的菜地劳作。他坐在一个长约50厘米的正方形凳子上,反手将身后同样的凳子挪到前面,双手撑在凳子两边,身子向前挪到前面的凳子,再将后面的凳子向前移动……依次换着前进。李尚银如此行走已近30年了,多年用手支撑身体行走,使他的双手指头关节处留下了厚厚的茧子。
李尚银是一名普通村民,与妻子婚后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夫妻俩勤劳踏实,靠自己的双手把小家经营得有声有色,虽然不富裕却很快乐,但是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李尚银的人生。
1992年,41岁的李尚银跟随姨父贩运甘蔗,但当天因货源短缺,车子里装了一车石头。没想到路上卡车刹车系统失效,失控的车子撞到路边护栏,侧翻到路边的横沟。被甩出窗外的李尚银只感到一阵剧痛便昏迷了过去……醒来时双腿已经截肢。
“那时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完了,以后就是一个废人了。”回忆起醒来时的情景,李尚银记忆犹新,但容不得继续悲痛,他不得不考虑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经济来源都靠他挣。没有了双腿,以后的生活怎么办?看着妻儿,他心急如焚。如何维持这个家成了李尚银最关心的问题。他给自己鼓劲:千万不能一蹶不振,一定要振作起来,只要人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靠着心中的信念和妻子的鼓励,李尚银开始学习用板凳“走路”,刚开始“走”几步就受不了,但他咬咬牙硬撑着,从没说过放弃。记不清摔了多少跤,磨破的手掌流了多少血……用了半年多时间,他硬是把两个方凳变成了自己的两条“腿”。慢慢地,第一次“走”出家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除草种地……
“只想学会‘走路’,帮家里减轻点负担,不能成一个废人。”说起为什么一直坚持学“走路”,李尚银这样说道。
夫妻同心共渡难关
“自从能用凳子走路以后,家里很多简单的家务活都是我干。”李尚银自豪地说。虽然能帮衬家里做点简单家务,但重活农活都是妻子董双桔在料理。
“她是一位了不起的贤妻良母,如果没有她的不离不弃,就没有现在我这个家。”李尚银心里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
“一边要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一边要孝顺多病卧床的公婆,还要负责丈夫的起居,那个时候是真的难。”董双桔回忆说,当时没时间劳动,地都荒废,积蓄都用来看病买药了,正在担心以后吃什么时,左邻右舍来了,主动帮她家种地,东家一袋米,西家一篮蔬果,靠着乡亲们的照顾,这个家庭走过最困难的岁月。
失去双腿一年后,李尚银的父亲去世,三年后母亲又去世,连番的打击一度让这个坚强的汉子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但在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鼓励下,他挺过了那段伤心欲绝的时光。
几十年下来,李尚银已经完全适应了用凳子“走路”,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也没什么不同。为了增加家里收入,他和妻子商量了,决定空闲时上山砍竹子送到邻村的竹片厂。两人互相配合,一天下来砍的竹子还不少,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上百元。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还完了债务有了结余,还买了日常家用电器和电动三轮车。2015年,李尚银家顺利脱贫,日子越过越好,靠着坚强和努力,他“走”出了新的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明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餐饮行业也开始升温。本月初,资阳市发布《资阳市“文明餐食行动”倡议书》,倡导市...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