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不完的“声音”故事
□本报记者黄智微
近日,记者走进雁江区丰裕镇含英民俗博物馆,映入眼帘的物品令人惊喜:唱片机、小人书、“永久牌”自行车、石磨......这里的每一件藏品仿佛都在述说一段回忆。博物馆的主人唐家勇出生在雁江区清水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资阳农家娃,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办起了这个博物馆。为了留住时代变迁的见证,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曾经的岁月,他在资阳城乡收集了8000多件老物件,建立了这座博物馆。漫步在一间间收藏室里,他的思绪回到了从前,他特别向记者讲起留声机、收音机、录音机里传出的声音信息,以及讲不完的关于“声音”的故事。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它成为了19世纪出现的重要生活产品之一。而后,留声机传入中国,象征着近现代生活模式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目前,在含英民俗博物馆摆放着两台留声机,经过时间的锤炼,唱针已经弯曲变形,再也发不出声音。“可能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那个年代富裕家庭中总会有一台留声机,里面放着最新的流行唱片。即使,后来很多人家道中落却无法舍弃留声机带来的生活方式。”唐家勇说,这两台留声机已经找不到原来的主人,也不知道它们曾经见证过多少辉煌与变故。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唐家勇那时还在读小学,村上有个时髦的年轻人罗元军买了一台收音机。这台收音机被罗元军放在堂屋的正中间,唐家勇第一次见到时,便绕着它左看看右看看,对这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充满了好奇,甚至不敢动手去摸。
“哒嘀哒,哒嘀哒,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唐家勇告诉记者,那时自己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田里帮父母干活,如果运气好就会碰见罗元军把收音机放在田坎上播放。“那一句清脆爽朗的童声开场白,伴随着我的成长,成为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
10多年前,罗元军去新疆捡棉花,就把这台收音机送给了唐家勇。现在这台收音机被摆放在一台黑白电视机上,镶在表面的红布没有褪去一点颜色,上面的绣花依然美得耀眼。
可能因为收音机给唐家勇带去了美好回忆,他对这样播放声音的机器有一种特别执着的情结。记者看见含英民俗博物馆里有一块地方摆满了各式收音机和录音机,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他自己的。
1994年,唐家勇成功劝说父母买了一台录音机,从此迷上了当时的《大花轿》《祝你平安》等流行歌曲,还总是把歌词一遍遍地抄下来欣赏。1997年,唐家勇创办的含英幼儿园开园,他还打上了“我园配有录音机、风琴”的广告。“那时录音机比较少见,吸引了不少家长来报名。”回忆起那段时光,唐家勇的眼中仿佛有光在流淌。
再到后来,MP3的出现更是成为音乐欣赏的一种突破。一个迷你的播放器和一根耳机线就实现了音乐“随身听”的自由。对于很多“90后”来说,青春时期和同学一起用MP3偷偷静听“周杰伦”都是一段开心的记忆。
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里的播放软件,就能听到你想听的任何一种音乐或别的声音信息。
“声音”的故事说不完!正如唐家勇所说:“追溯播放设备的变迁史,那就是一个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感谢现在的幸福生活,让过去那些音频播放设备成了社会发展中的美好回忆。”
新闻推荐
查获脏车。脏车车主在罚单上签字。本报讯(陈元根)9月16日下午3点半,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在雁江区城东新区纬四路段对一起脏...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