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罗三哥和乡邻们的幸福生活

资阳日报 2017-07-10 13:24 大字

□ 本报记者 王继

“我明年也要把车学了,到时买个车,去哪里都方便。”近日回乡,再见罗三哥,他的一席话令人开颜。眼瞅着他和乡邻们的日子渐好,很为他们高兴。

罗三哥原名罗建,人不高,矮胖,为人实诚,自小生长在农村。他家在雁江区堪嘉镇铧厂村12组,离镇2公里。因家中排行老三,故亲友们都称他三哥。

罗三哥书读得少,很早便外出打工。脱离农村,进入城市,一直是罗三哥和村里同龄人的梦想。不过,近年这样的念头不再那么强烈了。他们似乎更看重其农村户口身份。如今很多村民都认为,农村户口含金量变高了。

这样的变化,源于农村生活近年来的悄然改变。

罗三哥家紧邻村道水泥路,是一座二层楼房,坐落在前田后山的山坳里,放眼尽是一幅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色。比起城市,空气很好。而家中家具家电摆设与城市一般居民家没啥区别。让三哥满意和骄傲的是,家中去年安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一拧龙头,自来水哗哗而来。一拧开关,噗嗤一声,天然气灶就燃起了淡蓝色的火焰。这些让农家生活变得十分方便快捷。而这样的配置不再是少数,几乎是周边多数农家的标配。“去年搞这些花了6000多元,值得。”罗三哥说。

而最令村里年轻人高兴的是,多数农家都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四季,寒暑往来,都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个淋浴澡了。这对干农活的村民来说,方便了不少。“以前洗个澡都要锅里热水,不仅麻烦,水里也油乎乎的,很不安逸。”罗三哥说,如今,他和村里同龄人觉得,除了买东西不像城里那么方便外,农村空气新鲜、蔬菜放心、道路畅通,生活在这里更有优势。而在互联网+时代下,网购正快速走进农村并得到普及,伴随物流短板的解决,在购物便捷性上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也正在快速缩小,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但农村的变化不仅仅止于此。

去年,铧厂村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罗三哥和村民们的地也在此范围。项目竣工,村民们个个十分兴奋。上百亩土地打理得井然有条,阡陌相连。一根根砖砌水田埂卧躺田间,一口口山坪塘散布坡间,一条条硬化机耕道串联成网,出门走路不沾土。曾经渴求的路相通、渠相连、水到田转瞬间成了现实,着实让 村民们吃惊和欢喜。不少老年人连连感叹:“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日子。”茶余饭后,村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走出家门,在田间小道上尽情散步,尽情感受泥土的芬芳。

更令村民们惊喜的是,随着农田基建设施的改善,昔日默默无闻的山沟沟一下成了香饽饽,隔三差五就有不少外地客商来咨询承包流转土地。去年底,一位外村返乡农民工以500多元一亩的价格在12组流转了90多亩地。进城农民工余菊华把自家一亩多地全部流转了出去,前不久刚刚拿到了近千元的流转费,这让她很是高兴。“进城多年,地都是免费给村里人种。找不到人种的地荒起又可惜。如今有人来承包地,给大伙解决了大麻烦。”

村里留守的老弱妇孺,对土地流转承包的好处感受更深刻。60多岁的谭大娘一人留守在家,没力气种地,地丢荒又可惜。地流转出去,她不仅有了固定承包费收入,还可以在业主那打工,一天七八十元的小工收入,对农村开销来说够花。“主要是不担种地风险,收入也稳定,出工活路也单一,时间也按时,跟城里打工差不多。”谭大娘很期待这样的好日子。

地流转后,老人种地劳累强度大大减少,可以专心在家带娃娃。而家里水电气都像城里一样方便,生活成本也相对较低。这让罗三哥和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比以往安心多了,不再担心家里地没人种,老人小孩没人管。“这也许就是新农村新生活吧。”罗三哥说,“这样的日子,不错,有盼头,更有劲头。”

新闻推荐

研究部署稳增长脱贫攻坚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工作周喜安主持

本报讯(记者范秀萍)7月7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审议《资阳市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传达学习贯彻王宁、崔保华同志到资阳开...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