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夏日蛙鸣

资阳日报 2017-06-22 00:00 大字

□ 汪古翔

对于工作20多年、搬过10多次家的我来说,入住资阳城东新区的新小区半年,开始并无多大新鲜感。直至入夏,天气渐热,入夜之后那突如其来的满院蛙鸣,让我彻底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惊喜莫名。

小区绿化面积不窄,树木品种丰富,我期盼的是待树成林之后那啁啾婉转的鸟声,对这铺天盖地而来的蛙鸣真是不敢奢望。始料未及!华灯初上之后,先是零零星星的“呱呱”声,算是领唱。接着即有三五个后来者跟着“呱呱呱”,附和声起。先叫的停了下来,不知是矜持还是在等待,然后就是“呱呱呱、呱呱呱”,鸣声一片,整个小区里的蛙声就连成了密不透风的一整块,分不清是哪一个在叫,在哪一处叫。让人感觉像进入了一片大草坪,地面密密地铺满蛙们柔软的声音,随处下一脚都可能踩碎一个圆圆的音符。

身居城市,能够在这蛙鼓声声中入眠,真是一笔难得的福利。古人说“蝉噪林愈静”,越是夜深,蛙鸣声越清晰。身居高楼,侧耳倾听,凭少年乡居经验,分辨得出,这一支交响乐的演奏家们不仅众多而且品种比较齐。其中有皮肤草绿、带虎斑纹的青蛙,我们小时称为青拐子;与之相对的是表皮光滑、一身古铜色的铜拐子。这两种蛙声音相似,肺活量大,共鸣腔宽,声调雄浑,如唱美声,也因美丽自信而高调,在乡间老远就能感知它们的存在。另外两种个体相对较小的,一种我们称之为“干克蚂”,它们个头大概有大脚趾头那么大,呈土黄色,头尾略尖,表皮有小肉瘤,之所以称其为“干克蚂”,是因其主要在泥土里活动,不大出现在水里。山野里“干克蚂”数量多,叫起来很成阵势,所以民间形容人声鼎沸的场合为“满堂克蚂闹”。再有一种更小的蛙,只有手指头大小,皮肤沾粘,因为民间说生吞这种蛙能治咳嗽,我们小时候都生吃过,于是就称之为“药克蚂”,它们叫声极细,在群蛙声中,只能算衬音。那种只发出单调“呱呱”声的蟾蜍,我们称为“癞克宝”,它们个大嘴阔声音敞亮,形象丑陋,人们唯恐避之不及,我觉得它们也应该算“蛙”族。这时,不论大的小的乖的丑的“蛙”,为着这一笔难写的一个“蛙”字,全都能够消除“种族歧视”,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都市的屋檐下,免费“为你歌唱”。

如儿时母亲的摇篮曲,在大蛙小蛙们温馨的歌唱中,我们夜夜酣然入睡,搞不清楚它们是在天亮之前何时停止的,一到了白天,院子里反倒阗寂无声了。一个小区,无水田无沟渠,这些蛙在哪里呢?好奇的我曾经想一探究竟,但白天里无影无踪,看不到它们的影子。夜晚叫声四起时,下楼冲进绿化带里去,一片声音中又很难定位哪个音从哪个角落里发出,就如置身于喧闹的球场上,在全场震耳欲聋的吼声中你是分不出哪个声音出自哪人的。我甚至曾经以为是幻听,问过家人,问过小区里的邻居,他们全都证实了哇鸣的存在,而且说话的人脸上都因此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人说,大的青蛙、蟾蜍躲在下水道里,小的“干克蚂”“药克蚂”就在草丛下——这大约也只是猜测,因为从声音的整齐程度感受不到它们位置的层次感。

不追究了,有它们和它们的歌唱为伴,这就很好!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被这大自然的天籁重重包裹之后,沉睡的乡情就一下子浮起、泛滥了。

小时候在农村,满沟满岔“听取蛙声一片”时,不懂得其中的韵律之美,饥饿、嘴馋与老一辈的文化遗传告诉我们,除了“干克蚂”“药克蚂”和“癞克宝”,那青蛙是可以吃的野味美味!刚放暑假时,天未暴热,蛙们也没长肥,我们小孩子们就去钓青蛙。每年苞谷挂须、秧苗转青、刺梨儿花遍山开放时,就到了钓青蛙的季节了。钓具简单,只需随便找根一两米长的棍子和一条麻绳,麻绳一端拴于棍头,另一头拴个蚱蜢,不用铁钩,便可行事。青蛙捕食,常常是向着飞动的目标纵身一跃,蹦出一两米高,伸出长长的舌头将猎物直接吞进肚里。根据青蛙的这一特性,钓蛙时不用对蛙进行精确定位,只需侧耳倾听,找准它蹲踞的大致位置,把那钓线上的蚱蜢在它能够捕食的半径之内晃动,它自会跳出来的。钓上来后,只需把线和蚱蜢从它胃里扯出来,又可以拿去骗另一个“愚蠢”的蛙。钓蛙,是小孩子的娱乐,一次能钓多少,没个准。钓得多时,拿回家炒一盘,全家享受;如只钓得三五只,则摘一片南瓜叶包了,烧来吃。

立秋前后,稻田一片金黄,要开镰时,水田热得滚烫,在水里泡了一天的蛙们趁夜跳到田坎上来乘凉,这是提起灯火捉青蛙的最佳时候,这得大人们唱主角。一盏用铁丝夹好的瓦油壶,灯芯挑得长长的,燃起的熊熊火苗能照到两米开外的地方,夜晚的青蛙在火光照射下如同瞎子,呆若木鸡,捉蛙人如探囊取物,出去一两小时,往往能捉几十只。有时,我们夜晚捉蛙归来,见家里人还在地坝里乘凉,索性把青蛙弄好烧来吃,一家子吃了再睡!至今还记得,红辣椒、仔姜丝加到黄豆烧青蛙是记忆中的美味。尽管读书时,也晓得青蛙是我们的朋友,但一看到它肥嫩嫩地蹲在地上,饿痨的双眼就发绿光,就生出猎取的罪恶来。

第一次以欣赏者的心态听取这司空见惯的蛙鸣,是在读高中补习班时。一天晚饭后,两名素不相识的国家干部来让我做一个决定未来命运的选择,我当时拿不定主意决定回家请示母亲。从学校到家有22里山路,其中一半是一段长长的田沟。我出发时,天就擦黑,22里夜路布满恐惧感,伴我前行的就是这密密的蛙声!如一场盛大的爱心接力,脚步向前迈进,一路走过去,都有这出自不同的口而相同的声音陪着我。这声音,掩盖了我恐惧的心跳;这声音,使寂静的山沟充满活力;这声音,让我知道到了这世界不止我一个活物存在——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感觉蛙鸣有了美学意义。

工作后,曾经买过青蛙吃,被读小学的儿子严肃地正告和批评之后,我毅然悔过自新了。

城居20多年,乡间生活逐渐淡出血液,化学农药使弱小的蛙们越来越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中年如我者开始想念、怀念蛙们了。而今,这预料之外的小区蛙鸣带给我的,已不再是饥饿年代关于美味的联想,而是大自然的天赐与馈赠。于是,我从心底慨叹:这世界,真好!

新闻推荐

切实抓好问题整改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朱涛)6月20日,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现场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资阳市随即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环...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夏日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