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一张卷子一次考试决定一生
——权威人士解读《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台后,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4月20日,本报记者就改革改什么、新高考有哪些变化、高中教育面临哪些挑战等热点问题,采访了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基层教育局负责人、高中校长、高校招生负责人以及部分教育专家等。
记者了解到,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前,将制定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届时,将向社会公布和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录”等具体内容。
□本报记者 江芸涵
改革为什么?
把学生从“一次考试”中解放出来
四川省制定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四川省从2016年到2021年推进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四川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工作蓝图。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根据国家顶层设计,结合四川实际,围绕“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从“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录”入手,制定了《实施方案》。“应当说,这次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也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入、最触及本质的一次改革。”
在资阳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干劲看来,《实施方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明确了教育的人才培养价值导向。把学生从‘一条道路\’‘一次考试\’‘一种教学\’‘唯分数论\’中解放出来,给他们选择的自由。”
高考怎么考?
考试从“套餐”改为“自助餐”
从2021年高考开始,考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满分仍各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取较好成绩计入总成绩。“选考3科计入高考总分、其他各科以合格为区分的制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之能学其所好、考其所长。”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高级教师陈东永认为,考试从“套餐”转变为“自助餐”,将出现文理并选的多样组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允许两次考试的制度保障能够缓解“一锤定音”的焦虑,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此外,高职院校入学考试时间调整到每年春季进行。今后,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既可在春季参加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升入高校,又可在夏季参加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升入高校。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认为:“考生的选择权多了,有助于学生培养、发现专业和职业倾向,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学习及发展方向,减轻学业负担。”
高校如何录?
“两依据一参考”打破唯分数论
《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即“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也可称为“基础+选择”模式。
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考统一招生中,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大类或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提出不超过3门的科目要求。考生选考科目成绩一并计入高考总分,在高校录取时作为依据之一。同时,高校在录取时,还要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期全面、立体、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考生。“人才评价由过去单一的结果评价到今后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不以分数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考量,将为高校科学选才打下良好基础。”四川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就业处处长、教授李蓉军认为。
同时,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自主提出报考的科目、选拔标准、录取方式等,在确保绝大多数考生公平的前提下,对特殊人才开辟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艺术团等通道,确保“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有效地解决了高考的“公平性”和“特殊性”矛盾。
高中怎么改?
“私人订制”课程、走班教学将成常态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学生高中毕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升学的重要依据。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普通高中高一年级新生开始,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可信可用。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龚林泉认为,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学生要完成符合毕业学分的要求;作为升学的依据,考生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计入高考成绩。这样,选择走班的教学组织形态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陈东永建议,高中学校需要加强课程建设,尤其要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研究。由于备选的6门学科采取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两种形式,学生个性化选择会生成约20种组合方式,“一刀切”的课程将不能满足学生“私人订制”的多样化需求。“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差异取向的分层教学需求,将呈现出一种新的因材施教的学科教学方案。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科的认识更精准,对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更深透,能够合理安排高中三年的学习,可能就会出现长课和短课、大班和小班、学段和学期相结合的安排。”陈东永说。
你问
我答
改来改去,高考还能公平公正吗?
□本报记者 江芸涵
《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公布后,川报全媒体集群第一时间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在网友中引发热议。4月20日,本报记者梳理川报观察、四川在线、四川新闻、川报微博微信网友留言集中关注的问题,请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和教育专家进行了解答。
关键词:公平公正
“四川在线”网友:我的孩子将在2018年升入高中,正好遇上高考改革。以前人们都说,高考指挥棒纵有千般不是,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公平的。我们最担心高考改来改去,把最核心、最关键的公平公正改没有了。
答:《实施方案》仍然坚持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全国统一的高考科目并没有取消,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仍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分数虽然不是高校录取的唯一标准,但它的重要性并没有被“代替”,高考选拔性功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录取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高考这个测量工具更“准确”、更“干净”。分步推进普通高考使用全国卷,逐步减小了“全国卷”与“地方卷”的差异性。改变高校招生计划的分配机制,让高校招生计划与各地人口基数、发展水平、教育基础相匹配。重点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高校招生选拔和监督机制,确保高校招生“阳光”“透明”。这些改革举措,无疑闪烁着“公平公正”的光芒。
关键词:学业负担
“川报观察”网友:以后新高考,统考加上选考共6门科目,而现在只有统考的4门科目,晕啊,谁说高考综合改革是减轻考生负担?
答:首先是选择增加了。按照《实施方案》,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高校多种考试招生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发展通道;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考生可自主确定选考科目,让考生“考己所长”“考己所好”,学习负担相应减轻。
其次是机会增加了。从2021年起,统一高考中的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这与现行集中1次相比,心理影响及产生的负担是不一样的。
另外,压力也减轻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对于国家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门高中课程实行学完即考,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可以减轻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3门考试科目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学习有兴趣和擅长的科目,学习压力相对较轻。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四川日报微博微信”网友:发现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个新东东,评价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怎么确保真实可信?
答: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为确保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有序、真实可信,四川省将同步建设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严格程序,公示审核,形成档案,力求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和要求等将在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中予以公布。
关键词:录取方式
“四川新闻”网友:新高考方案提出要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具体有哪些变化?
答:目前,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主要在批次的调整和投档模式的完善上,每年都会有所调整。
2015年,四川省已将普通高校录取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2016年起,四川省还将逐步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在普通高校招生中,推进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在艺术类院校(系)招生中,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单位按专业大类划线投档办法,同时积极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和探索“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体育类本科、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在文化和专业双上线的前提下,依据专业成绩位次,从高到低向高校投档。高校可以对考生的文化成绩提出高于省控线的要求。
网友
声音
小婕菇凉Smile:赶不上这样勒时代呐……我读书的时候其实很喜欢化学和地理……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们一个是文科一个是理科,还有就是全日制高中的课外活动和实操课几乎没有……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熊大你坐船头:好爽,还可以自己选三门!
“四川新闻”网友:怕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水分大。
我不喜欢上班主任的课:我高考要是能这么选,岂不是起飞!
小鸟去啄食:我是理科生,读高中时文科是优势,但喜欢的却是理科,想想那时候真的好难抉择。
我想天天玩累了睡睡醒了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选历史地理物理,清华北大不是问题。
我是四川人123:选考可能存在这样的尴尬:由于难度不同,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反而比擅长的考得更好,但相较高分考生差距又很大,在选择时该如何决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寇敏芳)4月22日,资阳发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22.2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居全省第8位。资阳工业投资表现“抢眼”,一季度共完成88.8亿元,增长24.5%,居全省第3...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