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褒当年洗墨池染黑池壁色不变

四川日报 2016-03-30 08:16 大字

提起墨池,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王羲之,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练完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无独有偶,资阳也有这样一个墨池,雁江区临江镇墨池村,有一大一小两个水池,正是西汉辞赋家王褒青年时期刻苦修学所用于清洗笔砚的“洗墨池”。

王褒是西汉汉宣帝时期的谏议大夫,与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齐名的辞赋家、音乐家。生于公元前90年,病逝于公元前51年。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王褒在汉赋的题材开拓、手法创新和语言锤炼等方面颇有建树,他和他的作品对后世极具影响。

相传这两个水池是由两股千年不断水的泉水汇集而成,当年王褒在家乡刻苦攻读、勤学苦练,每天将用过的毛笔、砚台在水池中清洗,时间久了,池壁全部被染成了黑色,千年不褪,故后世又将“洗墨池”称为“墨池”。

在墨池东北200米左右,就是王褒墓所在地,外形是一个小山丘,上面种植着庄稼与果树,墓碑由于年久失修断成两截,已被收入雁江区文化馆,墓穴内空间较大,可见历年多次被盗的痕迹。

本报记者 寇敏芳 整理

新闻推荐

4·23让读者过节 全省各地书香浓

□本报记者张良娟对四川人而言,今年的4月23日有着多重“身份”:第21个世界读书日、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0周年、四川首部全民阅读法规《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