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蜀人原乡”开启辉煌历史 传承提升打造资阳新名片

资阳日报 2016-02-23 21:53 大字

“资阳人”头骨化石汉代青铜车马孔子访苌弘安岳紫竹观音“蜀人原乡”周边遗址“发展经济有迹可循,发展文化无路可走。”很长一段时间,全国诸多城市皆以此为城市发展的坐标与脉络。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迎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和战略转折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快速增长,在城市文化方面急需“着力”。

雄踞于巴山蜀水之间,西连成都、东接重庆的区域中心城市——资阳,随着60余年前“资阳人”的发现,35000年的悠久历史,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置县,后设州、郡,资阳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面对浩荡悠久的深厚历史文化,资阳该如何在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提炼优秀文化符号、占据文化制高点,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助力“三区一都市”加快建设?

“蜀人原乡”——当这一以“资阳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历史文化名片,在资阳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唱响时,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大幕,正在悄然拉开。

A 发现“资阳人” 世界为之震惊

成渝铁路修建过程中,被任命为文物调查征集小组组长的学者张圣奘,在挖掘黄鳝溪1号桥基的过程中,发现了象齿,直觉告诉他,这里肯定有宝。1951年3月16日,张圣奘在厚厚的污泥里踩到了一块硬物,伸手摸出来一看,是一个人类头骨化石,他把这个头骨化石高高举起,兴奋异常。闻名中外、沉睡了35000多年的“资阳人”头骨化石,终于在张圣奘手中“复活”了。

这样的叙述在众多关于“资阳人”发现过程的史料与报道中,不难看见。即便关于张圣奘发现“资阳人”的一些细节,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圣奘对发现“资阳人”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还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尽管后来有关地质学专家考证发现,“资阳人”出土的地层距今只有六、七千年,但据经过世界著名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和人类学家吴汝康经过长达6年的考证与研究出版的学术著作《资阳人》,可以确认“资阳人”头骨化石属于更新统晚期,距今约35000年。

35000年——这个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数字,在资料非常稀缺的时代,无疑点燃了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人类学界的热情。世界的热切目光突然向一个小县城纷纷投来,大家期盼着“资阳人”能够填补一些历史或人类学研究的空白。裴文中、吴汝康研究著作《资阳人》对“资阳人”的定性,在满足世界对“资阳人”填补某些空白期盼的同时,也为后来研究“资阳人”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原始依据与理论成果。

“‘资阳人\’是迄今为止在四川境内发现最早的新人化石,说‘资阳人\’是‘四川人的始祖\’,是可以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考古专家胡昌钰的说法,无疑将“资阳人”的发现价值摆上了更高的层面。这样的说法,并非凭空想象,如果说北方“北京猿人”的发现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从炎黄时期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那么南方“资阳人”的发现,则冲破了巴蜀神话传说的历史定界。

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35000年的“资阳人”文明符号,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坐标,成为当代蜀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原乡。那么依托“资阳人”为历史文化源头提炼的“蜀人原乡”,并非是空中楼阁,而是对多年来资阳城市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的反思和考证,是具有资阳自身发展特色的文化个性,是厘清资阳城市发展脉络,指导城市建设走向,提升城市生活文化品位,进而塑造资阳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核。

B 立“蜀人原乡”文脉传承有序

资阳,历史文化悠久,35000年前,古老的“资阳人”便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置县,后设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哺育了东周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经学家董钧等历史名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革命家曹荻秋,著名作家邵子南、周克芹、刘心武等现代英杰。

在资阳的众多宣传报道和推介中,经常可以看见对资阳悠久历史文化的上述介绍。这不仅是对资阳文化根源的一种追溯,也是对资阳文脉传承的一种简要展现。但根据这个脉络,不难洞见资阳文化传承的精髓所在。

据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刘兴诗介绍,距今约35000年的“资阳人”处于晚更新世阶段,这个时期全球几乎被冰川主宰,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许多巨型动物在此间灭绝。而“资阳人”却偏安一隅,在一个或不全被冰川笼罩的角落开展着相对舒适的活动。无论当时的情况如何,值得注意的是,“资阳人”在恶劣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了,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与斗争精神。

这样的可贵精神,在资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文脉薪火相传不可或缺的内核之一。

如果说“资阳人”的高贵品质与精神还显得过于抽象,那么苌弘便是这种精神在资阳的一个生动具象的载体。在这里,可把苌弘的忠贞坚定归结为一种高贵的品质。高贵品质的内核总是不变的,却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个体身上有着不同的表现,这样的差异又是另一种高贵了——

才华横溢的王褒,用诗情画意的精细笔触写就伟大辞赋来书写高贵;

博古通今的董钧,凭借深厚的礼学素养授业传道来彰显人生价值和生命高贵;

现代英杰陈毅、曹荻秋,用革命的鲜血汇聚铁血男儿大无畏的高贵;

文坛巨匠邵子南、周克芹、刘心武,用划时代的作品为生命镌刻高贵。

……

可以这样讲,正是这些“高贵”,构成了资阳文脉传承有序的高贵。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道:“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对的,“高贵”“点燃文明的火种”,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资阳大地上沉淀的一切高贵品质,都是“资阳人”高贵品质的一种延续与升华。

有了这样的高贵,资阳也就有了足够的文化自信与历史底气。“蜀人原乡”这张名片,也就自然能够在高贵品质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生长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C 构建城市名片 打响“文化牌”

前不久,市文广新局组织有关部门、地方专家和文人,就“资阳人”博物馆的选址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举行了座谈会。似乎提了数十年的“资阳人”博物馆,有望在“十三五”期间闪亮登场。

要构建以“资阳人”为文化源头的城市文化名片“蜀人原乡”,修建“资阳人”博物馆仅仅是一个基本前提。这就像做一顿丰富的午餐,仅仅有了食材,要色、香、味俱全,就得考验厨师用怎样高超的厨艺将这些食材变为一道道佳肴了。

雁江区文联主席孟基林,对“资阳人”文化情有独钟,他认为,“(资阳)古三贤、今四杰仅作为圈内人士的口碑,难以给老百姓产生视觉冲击和精神动力。”面对这样的现实,资阳不得不思考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转化为城市的鲜明品牌。围绕第一文化品牌“蜀人原乡”,资阳有关部门从未停止过思考——

市文广新局近年来围绕“资阳人”、苌弘等大型历史文化题材打造了一批舞台文艺作品,并落成“资阳人”头骨化石发掘地纪念碑。接下来,将以“资阳人”博物馆建设为契机,加大“蜀人原乡”的研究发掘及文脉梳理;将组织文化艺术创作人员进行“蜀人原乡”故事及舞台文艺作品创作,强化“蜀人原乡”文化传播。

市旅游局近年来以“蜀人原乡”为背景与依托,积极推动地方历史文化向旅游产业迈进。“十三五”时期,将依托“蜀人原乡”,推动资阳区域内全域旅游的构建,打造国际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争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进区。

……

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精心谋划,有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落实,“蜀人原乡”这一城市名片成为资阳新的文化符号,全面融入到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中来,指日可待。

四川省艺术院院长、著名文化旅游策划专家卢加强看好资阳对于“蜀人原乡”的提炼与各个层面的构想,他说,“资阳人”是资阳目前在国内外辨识度最高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名片“蜀人原乡”理所应当。

当然,这些仅仅是构建“蜀人原乡”过程中的一些并不完整的思考,对于打造好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让其成为城市建设的“驱动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编制规划,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共为推动“蜀人原乡”这一城市名片努力。

我们期待着,“蜀人原乡”资阳,将以更加自信与开放的姿态接纳世界、走向世界!

金沙遗址

位于成都市城西金沙村,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

麦坪遗址

位于汉源县,距今4500年到2500年。是古巴蜀时期,四川地区的又一处中心部落遗址。

三星堆遗址

位于广汉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巫山人

位于重庆巫山县,距今约201~204万年。“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

专家访谈 

“蜀人原乡”有根有据

□胡昌钰(著名考古专家)

名家声音 

“资阳人介于晚期智人和新人之间,是人类从智人向新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川人的祖。对资阳人的讨论研究,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社科院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著名史学家宋镇豪

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有力地支撑了文明多地起源说。中华文明源头四川最神秘。马克思说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是人类发展的两大生产。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是巴蜀文化的根系,35000年前的“资阳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支撑,人皇作为巴蜀人文始祖,开启万年文明,才有了古文化、古城、古国(资国等)。

——四川省历史研究会会长,重点科学《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先秦研究专家谭继和

资阳政府应该重视“资阳人”品牌,把它做成科研基地,古人类教育基地。文化品牌应该高于物质品牌,这样做就不仅是资阳的事情,全国各地都会参与支持。文化建设要服务于社会,品牌建设也要会编故事,易于传递,为大众接受。

——《人民日报》理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著名生物进化论专家,中国科普学家卢继传

针对“蜀人原乡”的定位以及如何打造“蜀人原乡”文化品牌,记者日前专访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考古专家胡昌钰。

胡昌钰认为,“资阳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段,距今约35000年左右,发现的意义重大,进一步证实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序列,在材料非常稀少的时代补充了人类学的重要一环。“资阳人”是迄今为止在四川境内发现最早的新人化石,说“资阳人”是“四川人的始祖”,无疑是可以的。因此,“蜀人原乡”这一概念的提出,显然有根有据。

胡昌钰指出,打造“蜀人原乡”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强调“资阳人”意义上的重要;二是要强调“资阳人”在气候相对恶劣时期与大自然作斗争的那种精神。

本报记者 张方金 范宇 实习记者 易鹏

新闻推荐

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分组审议王荣木出席并发言

本报讯(记者罗黎黄建伟唐嘉阳刘梦娜刘雨润朱涛)2月23日下午,出席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分组审议,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计划报告以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