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坝坝宴撑起“保护伞”
村民们放心享用“坝坝宴”。工作人员现场检查乡厨资质。■ 张雪松 彭玉竹
油滋滋的铁锅,热腾腾的蒸笼,咸烧白、粉蒸肉、蒸肘子……在农村,婚丧嫁娶、祝生庆寿大都会举办群体性宴席,即“坝坝宴”的习俗。
“坝坝宴”因流动性大、烹饪设施简陋、聚餐人数多、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成为食药安全监管的老大难问题,监管人员可谓“谈坝坝宴色变”。但是,这种现象目前在资阳却是另一番景象。
申报备案制度
将坝坝宴纳入“监管的笼子”
“根据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备案登记管理制度,责任人须提前48小时提出备案申请,丧事等特殊情况聚餐,承办人须在事发当天向所在地村(居)委会申报备案,我们再根据宴席规模安排人员到现场指导。”雁江区迎接镇食安办工作人员吴英华介绍。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坝坝宴”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农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市食药监管局制定实施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登记制度,制度要求:农村群体性聚餐必须严格实行“双申报”“双备案”管理,所有农村群体性聚餐活动的举办者和承办厨师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申报备案,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接到报告或获得信息后,做好相关登记工作,并与聚餐举办者签订《资阳市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告知书》,报告所在地食药监管所。
“我们在现场一般就是对举办者和承办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同时还要对聚餐现场的卫生条件、厨师健康状况、菜谱、食品原料的采购、贮藏加工及聚餐消毒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如实记录归档。”迎接镇食药监管所李希介绍。
此外,资阳市还制定实施了资阳市农村集体性聚餐食品留样制度、资阳市农村群体性聚餐现场检查制度、资阳市乡厨等级管理规定等制度根基,给坝坝宴加上“安全阀”,让群众吃得放心。
四级监管网络 “农家门口”守护食品安全
据悉,资阳市新的食药监管机构改革已延伸至镇村一级。在建立完善乡镇食药监管所的基础上,投入专项工作经费,在村上聘请了工作责任心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在加强对农村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的监管过程中,镇、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发挥着最直接、最关键、最有效的作用。
与此同时,依靠基层,明确分级负责管理的责任,建立分级管理体系,规定宴席举办者和乡厨是聚餐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有群体性聚餐按时申报义务,对宴席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等全过程食品安全负责。“农村坝坝宴历来就是我们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监管模式。”吴英华介绍。
目前,市食药监局借“食品安全控制点”,将食品安全纳入整个监管网络之中。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系,在确保“坝坝宴”食品安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建立乡厨协会 打造全市乡厨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谈及对“坝坝宴”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不得不提到仅用两年时间、发展会员数百人的资阳市乡厨协会。目前,该协会共有乡厨会员266个,业务覆盖了全市所有县(市、区)。市乡厨协会的成立将食品安全管理关口前置,延伸了监管部门的触角。
为降低农村大众化餐饮从业人员的经济风险,增强会员对抗意外风险的能力,乡厨协会还通过保险公司为会员购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保障农村群体性聚餐安全加上一层保护屏障。
为解决乡厨进货渠道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坝坝宴”食品安全隐患,乡厨协会建立了集采购、存储、配送为一体的食品原材料配送中心,形成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协会选择战略合作企业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进入协会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筛选。
此外,该协会还全力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解决乡村餐饮业普遍存在的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业务操作技能落后等问题,全面推进“坝坝宴”、“农家乐”等乡村餐饮行业的标准化建设,通过会员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并实现乡厨抱团发展。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资阳市食药监局不断探索农村坝坝宴管理机制的创新,努力破除掣肘监管的难题和障碍,夯实坝坝宴安全监管基础,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今年以来,资阳全市未发生重大食药安全事故,谱写了监管工作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佳鹭)12月15日,资阳市举行“最美资阳”对外宣传品网络征集展播活动颁奖仪式,对优秀作品进行颁奖。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委外宣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市政府新闻办)承办的“最美资阳...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