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调心养身收健康

资阳日报 2015-09-01 22:10 大字

■ 本报记者 曹礼芹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阵秋风一层寒。立秋后,天气由热转凉。市民怎样健康度过这个季节呢?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李馥坚医生告诉大家,立秋后应注意保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这样可以防病于未然。

预防疾病小心着“凉”

“秋季,昼夜温差大,易引发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病、肠胃病、‘热伤风\’等,大家要注意预防,小心着凉引发疾病。”李馥坚说。

秋季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有旧疾复发者,也有因着凉的新患者。此类病少则一两周,多则数月不愈。有旧疾者应注意增强体质,保暖防寒,少吃辛辣食物。特别是哮喘病最易引起复发。该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此病史的人对湿度、气候变化比较敏感,且适应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秋季又是草枯叶落时节,空气中过敏物质增加,因此,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要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

气温下降,人体受冷,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道的血液循环,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吃东西要定量、定时,少吃冷饮和瓜果,避免过热、过硬、过辣食物,以防加重胃疾。

秋季天凉,有的人早早添加衣服,以预防伤风感冒,却不知这样反而易患“热伤风”。常言说“春捂秋冻”“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是因为人体体温调节是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实现,不急于多加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就能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加衣,而一味地去追求“凉”,而是要适当。

多补“水”防燥保肺

中医认为,燥能伤肺。因而秋季人们易发生口干舌苦、喉疼干咳、眼睛干涩等症状。对于女性来说,空气湿度低,皮肤容易干燥、绷紧,表皮层出现龟裂、脱皮甚至痕痒,皮肤弹性减少且变得暗哑,因此秋季应多补“水”。

同时,要预防肺被伤。调理脾胃时应注意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补肺润燥,多食芝麻、蜂蜜、水果、百合、芝麻、核桃、糯米、银耳、蜂蜜、甘蔗等柔软、含水较多的甘润食物。

宜多吃蔬菜、水果,既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能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效果。同时应多吃豆类等高蛋白食物。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要避免进食过多,特别注意不要吃生冷瓜果,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

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

“秋季是一个多事之季,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早睡、多锻炼,老年朋友多参加社会活动。”李馥坚说。

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消耗了身体大量的能量,到秋季身体需调整,也就出现了精神疲惫、不想说话、四肢无力等症状,即“秋乏”。要解决“秋乏”,就要注意睡眠,晚上最好10点前入睡,也可适当午休。老年朋友可以参加一些有益而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走出凄凉低落情绪的窘境。

新闻推荐

切实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本报讯8月31日,市委常委蒋林率市级有关部门、部分重点企业负责同志到简阳·西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区调研。蒋林一行先后到E家天下、唯品会(中国)西部总部基地、大华国际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调心养身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