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新村 村民幸福梦圆
东峰镇大田村新貌。明苑湖水果主题公园。丹山镇万亩莲藕基地。编者按
沱江两岸,开放的热土上,正涌动着建设美丽新村的热潮;富家山下,广袤的田野里,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农村百姓安居乐业。2015年上半年,雁江新农村发展再次交出了完美答卷:农业总产值90.7亿元,同比增长3.3%。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辛劳的汗水。
几年来,在雁江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雁江各级有关部门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真抓实干,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以提高农民收入为落脚点,走出了一条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改革奋进之路。
几年来,雁江“一园两带六基地”等建设持续推进,带动农业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一批批美丽新村、新村聚居点正向世人展示着雁江新村建设的累累硕果。
问道田野,本报特编发雁江区新农村发展调查三篇,以飨读者。
雁江区新农村发展调查一
“有女莫嫁大田角。”前几年,东峰镇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里面的“大田角”就是距东峰场镇3公里左右的大田村。而如今,这样的情景已经改变。
回想前几年的情况,村民秦建菊感触颇深,“泥巴路不好走,在村里种个啥子都运不出去。”而如今,宽阔的水泥路、漂亮的二层小楼和门口宽敞的广场,都让秦建菊高兴得合不拢嘴,“再过几天儿子就要结婚了,谁说我们大田穷嘛。”
坚持“抓点示范、扩面推进、全域覆盖”工作思路,围绕“一园两带”,着力在民居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求突破,雁江区“村庄生态美、家庭和谐美、生活幸福美”的优美新农村画面逐步呈现。
规划先行 打造优美人居环境
宽敞的公路、浓密的花草、碧波荡漾的池塘、错落有致的“别墅”……一走进南津镇新店村,不少人就被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人居环境所吸引。
建美丽新村,圆村民幸福梦。近几年,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新店村统筹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农户房屋风貌改造85户、新建房屋42户、硬化院坝40户。看到村里的变化,村民秦素玉脸上乐开了花,“现在农民过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哦!”
优美的环境与先行的规划设计分不开。结合各乡镇实际,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雁江区在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新村规划,按照1个行政村2—5个聚居点的标准编制全区村域新村建设规划,入驻新村聚居点的新建农房在户型、立面风格上相对统一,内部功能根据农户生活需求规划设计,引领全区新村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整体推进。
为推进新村建设顺利进行,雁江区还坚持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强力推进山、水、田、林、路、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今年上半年,雁江区已完成农村道路硬化98.5公里,通畅率达96%,天然气实现乡镇全覆盖并逐步向二三类集镇扩展,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移动宽带进乡村和农民上网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雁江区已建成临江镇斑竹村、东峰镇观景村等新村聚居点82个,建成东峰镇大田村、伍隍镇崇兴村等幸福美丽新村35个。
完善配套服务 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住上新房子还不够,还要让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对此,雁江区目标明确。
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雁江区不断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助推新村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一方面不断健全农村幼儿园、医疗卫生、购物超市等各种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还为农村配备健身器材、路灯、农家书屋等,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雁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好了,还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雁江区以园区引业主,集中成片规模流转土地近5万亩,吸纳留守中老年人就地劳务转移3.2万人;以托管服务促增收,大力推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四代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土地闲置的问题,又实现农户增收;以租赁促增收,在产业基地、农业园区初见成效的地方,鼓励业主通过租赁农村闲置农房用于办公用地、发展乡村旅游。
“不仅要创建幸福新村、美丽新村,还要以产业发展助推新村建设,增强新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雁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丹山镇的万亩莲藕、祥符镇的藤椒、晏家坝的葡萄……按照“培育特色产业,富民兴村”的思路,雁江主推“粮经复合、种养结合、农旅融合”三种模式,在全区农村大力发展精品果蔬、特色养殖、经济苗木、乡村旅游等六大类特色产业,逐步实现从基地到园区到景区的升级转变。目前,雁江区已建成保和镇富家山村、中和镇明月村、东峰大田村等85个产村相融示范点。
雁江区新农村发展调查二
8月11日一早,保和镇晏家坝村,村民游思秀像往常一样步行着到家门口附近的葡萄园打工。“家门口也能做活路,工资还跟在外打工差不多。”清晨的阳光透过葡萄叶的间隙,打在游思秀灿烂的笑脸上。几年前还以种苞谷等传统作物为生的游思秀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生活会发生如此巨变。
改变的,还有游思秀的生活方式。通水、通气、通电……“生活跟城里差不多了。”
在雁江,像游思秀一样感受的村民还有很多。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雁江区以产业发展开启农村发展的新格局。
以园区发展为抓手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正是葡萄成熟季,位于晏家坝的资阳明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葡萄采摘园每天都会迎来数百人前来采摘、观光。“投产第一年,葡萄采摘园不仅已有了2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这样的成绩有些出乎公司副总经理罗德肖的意料。作为首家进入雁江晏家坝发展的农业企业之一,几年时间,明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拥有酒店、餐饮、种植园等多种业态,成为雁江区远近闻名的农业龙头企业。
在晏家坝,像明达这样的业主越来越多。近年来,依托晏家坝万亩丘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雁江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农户)主体、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极大提高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化水平。
如今,行走在晏家坝,葡萄采摘园、生猪养殖基地……农业产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富凉村都市农业观光园、明月村都市农业观光园、罗汉村产村相融示范村、明星村万亩水稻强化栽培高产核心示范基地、文龙村生态示范村等建设也初见雏形。
与此同时,以晏家坝万亩丘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的“一园两带六基地”发展也初见雏形,国道321线和沱东产村相融示范带建设效果明显,优质粮油、粮经复合、经济林木、特种养殖、精细果蔬、乡村旅游等六类基地提质扩面,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以特色农业为纽带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几年前,大田村还是东峰镇有名的“落后村”,而如今,因为发展藤椒、西瓜等特色产业,大田村一路“逆袭”,成为人均年收入上万的“产业村”。
这样的“逆袭”在雁江并不罕见。最近几年,雁江区将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短短几年,李家坝绿色蔬菜、晏家坝葡萄、大洪草莓、祥符藤椒、东峰核桃、富家山珍稀苗木……大批优质特色农业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特色产业提质扩面,优势产业也进一步巩固发展。60万亩优质粮油、113万头优质生猪、30万亩优质蔬菜、优质蜜柑……按照“党委政府导动、项目撬动、专合组织舞动、能人带动、基础组织联动、农民群众主动”的发展原则,雁江区农业优势产业以体制发展为突破,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品质。
以特色农业为纽带,雁江不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2014年,雁江实现农业总产值90.7亿元,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实现10130元,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产业发展还需“龙头”带动。为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雁江区还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永鑫农牧集团、百盛牧业等生猪养殖企业,建成生猪养殖基地47个,年出栏生猪40余万头,年产值8亿元;依托盛美农业、远文林木、绿能建立珍稀花卉苗木基地6000余亩,年产值3亿元;依托若愚粮业、力源粮油建成优质粮油基地60万亩,产量60万吨,年产值14.4亿元。
目前,雁江区共有龙头企业5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家,市级28家,县级21家。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企业19户,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8户,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3户。
雁江区新农村发展调查三
刚在东峰镇田坝村落户一年多,汤天洪又在考虑着扩大规模。
汤天洪是天洪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2013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汤天洪看到蔬菜种植中的商机,便动了返乡创业的念头。然而,蔬菜种植基地选址并没想象的顺利。“都是泥巴路,烂得很。”汤天洪回忆。了解此情况后,雁江区迅速派出相关负责人“全程服务”。很快,汤天洪的天洪蔬菜合作社成立了,交通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如今,汤天洪的合作社早已办得红红火火,不仅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在成都建了三家销售门面,产品打入成都各大超市、酒楼等地。
快速发展的不只天洪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雁江区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击”
自主采摘有机果蔬、葡萄树认养、品尝长寿农家菜……最近,“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夏季)资阳市分会场暨资阳市首届葡萄采摘节”在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举行,游客可采摘品尝美味的葡萄、西瓜、火龙果等,可采摘面积约3000余亩。“目前晏家坝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14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家庭农场3家,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晏家坝农业正由原来的农户‘单打独斗\’,发展为业主或合作社‘抱团出击\’。”晏家坝村村支书查玉春说。
最近几年,雁江区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专业合作社、培训大户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销售等方式,带领农民“抱团”参与市场竞争,合力抵御风险,搭建起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
资阳市宰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也是典型。由最初的一个宰山村合作社走向全市,联合了资阳市内近20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组成了新的宰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覆盖资阳四个县(区)80多个村。不仅带动2万余户农户种植蔬菜近3万亩,还注册了“宰山”牌蔬菜商标,获得了辣椒、花菜、甘蓝三个绿色食品证书,每年帮助合作社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
“新型主体发挥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独特功能和内生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户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开展农业生产,加快了农业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雁江区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雁江区共培育专业大户1000余户;家庭农场157户,注册资金1.38亿元;农民合作社684个,实有成员3万户,成员出资总额6.73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 ,注册资本超4亿元。
多管齐下 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蓬勃发展的背后,是雁江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的不懈努力。“多管齐下,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雁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建立帮扶机制,形成发展新合力。雁江区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新型经营主体制度,包括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内的每个区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专业合作社或一个家庭农场,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其联系情况的汇报。此外还定期召开联系会议,搜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及时掌握新型主体发展动态,并研究解决其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指导服务,提高发展竞争力。以新型主体为载体,雁江区通过统一聘请科技顾问、举办技术讲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农民应用科技新成果,破解了科技推广到户“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难题。目前,宰山、现代、东庵等合作社,通过统一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加快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幅提高了种养殖效益,同类产品售价约比普通产品高20%。
注重规范运行,增强发展后劲。在发展新型主体过程中,雁江区各级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本着“放手不放任,帮办不包办,扶持不干预”的原则,注重把握新型主体发展导向,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切实做到以规范促发展。
段玉清 肖鸥 张运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范宇实习生罗俊玲)9月18日,市纪委组织召开资阳市统筹联动中、省驻资单位纪检工作推进会议。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海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贯彻四川省统筹联动中央驻川单...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