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耀“天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小记
■ 本报记者 陈元根
“秉公执法,不偏不倚,公正司法”,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直践行的准则。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全市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立足本职,公正司法,依法开展各类审判和执行工作,为法治资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告官得以当场立案
今年5月5日,市民余浩来到市中院对某县政府作出不予受理的行政复议提出起诉。
原来,余浩要求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开信息,该局不予受理,余浩遂向该县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县政府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于是才有上述一幕。
过去,这种民告官的案件,法院往往要向被告方沟通、联系,常常不能及时立案。在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中,市中院严格按照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余浩一案,依法当场立案,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余浩感叹道:“现在立案快捷了,办事效率高了。”
搭建交通事故案件速裁通道
市中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司法便民利民新举措。针对当前道路交通事故持续上升的现状,进一步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坚持案件审判专业化、纠纷化解多元、监督通报常态化“三化”结合,完善办案保障机制,实行快送、快审、快判“三快”衔接,建立办案提速机制。
交通事故案件立案后,24小时内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和开庭时间,5日内完成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权利义务告知书等文书的送达工作。开庭后10日内安排合议,原则上在合议后10日内作出判决,并及时送达判决书。倾力打造交通事故处理、调解、裁判的快速通道,有效缩短了案件办理周期,让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保护。
“老赖”未赖脱
我们生活中,有那么一些“老赖”,尽管原告赢了官司,却因被告无财产可供执行,仍然拿不到钱。面对这种现象,最近市中院把全市近3年来未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信息,全部推送到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系统,利用“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老赖”在全国范围内的银行账户,发现存款就冻结,强制执行。
简阳某企业购买成都某企业的价值251万多元机器设备,收货后迟迟未付款,无奈之下,成都某企业向市中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达成今年二月、三月分两次支付全部货款的协议,但简阳某企业一直未支付。今年2月28日,成都某企业向资阳市中院申请执行简阳某企业拖欠货款251万多元。
执行立案后,市中院执行局通过法院“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进行查询,查到被执行人有银行存款,立即进行了冻结,并告知被执行人一周内支付这笔货款。逾期被执行人仍未履行,3月中旬,市中院执行局将被执行人银行账户资金依法划转到法院账户,移交给成都某企业。成都某企业董事长赞扬资阳中院秉公执法,不偏袒本地企业。
最高法院远程视频接访
市中院切实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深化涉诉信访改革,拓宽信访渠道,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建立了覆盖全市两级法院到省法院、最高法院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让群众在当地法院可以就近向上级法院反映诉求,减轻群众诉累,便捷行使权利,减少赴省进京访。
今年4月,市中院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启用,最高法院法官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接访了乐至信访人赵多德。
赵多德不服市中院刑事判决,多次申诉,均被以“申诉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为由,予以驳回,他不断向各级有关部门信访、上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赵多德到最高法院上访,最高法院开具了远程视频接访通知书,赵多德回川后持该通知书到资阳中院要求视频接访。
在最高法院远程接访前,市中院将本案卷宗材料完整地扫描进案件管理系统,便于最高法院接访法官通过远程调取、查阅电子卷宗,提前了解案情,提高接访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接访当日,最高法院法官在全面听取信访人赵多德的申诉理由后,综合案件事实,当场对信访人的申诉作出结论,认为赵多德主张其不构成犯罪的理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维持原审裁定。通过远程视频接访,信访人得到了最高法院的终局法律意见,使其更能客观看待案件,消除对地方法院的抵触情绪,心理得到有效抚慰。
新闻推荐
海天服务入万家 水务为民伴我行资阳海天水务开展主题宣传服务活动
本报讯(胡新)海天水务为促进与资阳城区广大自来水用户的有效沟通,提升供水服务质量,坚持以社(小)区为平台,从去年3月起坚持每月定期深入小区,开展“海天服务入万家、水务为民伴我行”主题宣传服务活...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