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推进法治进村入社区
■本报记者王继
2014年,市民政局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扎实开展法律进社区和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工作,为加快依法治市工作进程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转变基层治理方式
市民政局以社区法治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居民法律素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和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普法读物、提供法律咨询。目前,全市社区共有法制宣传志愿者1501名,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39场。
普法宣传,载体建设先行。全市建立法制宣传栏190个,法制书屋156个,法制辅导站128个,社区法治公园1个,法治广场5个,法治长廊15条,法治文化景点2个。去年,全市社区共举办法制讲座333场。
统筹推进,培育典型。全市统一将依法治村(社区)省级示范创建点作为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示范点,每个县(市、区)选定2个示范社区、2个示范村,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打造。去年10月,资阳市制定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已圆满完成,各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正有效实施,得到村(居)民普遍认可,有效遏制了不良风气,文明之风盛行。
依法抓好换届选举
该局以2014年换届选举为契机,大力开展村(社区)法律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文件、板墙报、标语、LED、咨询台、宣传车、编印法规政策资料等多种形式,使选举政策法规宣传入村(社区)进户,仅张贴宣传标语就达20183条(幅)。印发《资阳市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南10000余册,做到村、社区选举工作人员人手一册。严格选举程序,使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始终按照法定程序在“阳光下运行”。全市2790个建制村和185个社区全部依法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法律进村(社区),干部是关键。市民政局在市委党校举办新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培训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了村干部和社区干部的法律素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郝萃)今年以来,市质监局采取三项举措强化全市非机动车监管,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市民和省质监局好评。一是成立了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治方案。经排查,资阳市无非机动车...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