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春捂”那些事儿

资阳日报 2015-03-03 22:29 大字

● 春捂好处大:防“寒邪”入侵 

● 春捂有讲究:捂要有度 

● 捂住关键部位:捂好颈部 背部 手腕 肚脐和小腿

■ 本报记者 曹礼芹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何为春捂,怎么捂,捂多久,你知道吗?

“冬天穿衣多,裹得严严实实,使身体的散热保持在一个恒定状态,对维持抵抗力有帮助。春天来了,自然界的阳气逐渐充沛,但寒气仍未消退,还没真的热起来,应该适当保暖。”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罗彬提醒。

防“寒邪”入侵

春捂好处大

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转入初春时,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风邪、寒邪会通过毛孔进入机体内部,使人体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难于适应,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民间也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等类似说法。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受寒凉刺激人体阳气被困,血液失于阳气的温煦,易停留形成淤血。”罗彬说。春捂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也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抵御风寒,防止疾病发生。他还提醒体弱的老人、女性和慢性病患者,莫以一天的最高气温来选择当天的衣着,特别要防早晚温差大,尤其在早晚和室内照射不到阳光的地方,最好多穿一件外套,适当“春捂”防寒。

捂住关键部位

身体不着凉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春捂是最好的预防措施。那么,春捂最应该“捂”哪些重要部位呢?罗彬建议,要捂好颈部、背部、手腕、肚脐和小腿。

在脖子后面有个穴位叫“大椎穴”,几乎所有的阳经都要从大椎穴经过,在此汇聚。如果大椎穴受寒,会导致人体阳气被阻遏,不利于气血运行,更不利于脑部供血,所以早晚气温低时穿高领衣服或者围围巾。遇上倒春寒的天气,体弱者出门最好戴帽子,避免头部着凉。

中医认为背部是“督脉所过”,属阳,背部着凉则阳气受损。因此,注意背部保暖也是很重要的。罗彬建议,在单衣上套件毛背心是比较合适的做法,如果还怕热,穿件风衣也不错。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穴,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能够强化脏腑的功能。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在肚脐热敷。另外,还可在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和胸骨下剑突连线的中点处热敷,有助于胃肠保暖。

有些人在天气寒冷时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这种表现属于阳虚,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可以多热敷足临泣穴和阳辅穴。

捂要有度

春捂有讲究

“‘春捂\’要有一定限度,如果捂过了头,对健康不利。”罗彬说。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应遵循“下厚上薄”原则,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提醒爱美MM别过早换装。

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便可适当减衣。春捂一般以15℃为临界温度,超过就要脱掉棉衣,否则可能会对健康不利。

春捂也要注意加强锻炼及调理饮食和起居。饮食上要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除了春捂有度与药食调理外,还需调养精神,制怒养肝,以防春火萌动。

(健康专家:罗彬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新闻推荐

考驾照又难了?★ 市民: 听说即将增加科目五 ★ 交 警: 都是谣言 请勿相信

■本报记者王慧市民将增加科目五觉得不太现实近日微信朋友圈热传有关部门称,驾照考试今年可能增加一项考试项目,即高速模式考试。而对于新增加科目五,微信朋友圈的学员们也...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