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他们遮风挡雨
■ 本报记者 陈元根 实习生 祝耀
流浪乞讨人员,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无助地流浪街头时,多数人都会避而远之。而今,救助站就成了他们的家,为他们提供生活援助,心理救助。还有一些临时迷失回家路的老人和孩子也受到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
点燃流乞人员心中的梦
2014年5月的一天,雁江区救助站工作人员在街头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劝导时,遇见了一位穿着破烂,蜷缩在南门十字路口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递给了他面包和矿泉水,从交谈中了解到:这名中年男子叫李才友,是石岭镇人,今年46岁,单身,父母已去世,患有疾病,家中房屋倒塌了,虽然村里为其解决了低保,但对于经常患病的他显得杯水车薪。于是李才友来到城里靠拾捡废品为生。工作人员告诉李才友,会与当地政府一起共同帮助解决其困难,并劝其早日回家,待病情好转,可以种点庄稼,也能自食其力。
随后,该站工作人员与石岭镇民社办人员一道,为李才友送去了两只山羊,村干部也表示,将结合危房改造工程,为李才友搭建住房。李才友激动得热泪盈眶。
现在,李才友在家养羊、种庄稼,镇民社办将他纳入五保供养,每月能领到300多元生活费,生活有了着落。
像李才友一样看到了生活希望的人员还有老君镇的李上杨、清水乡的肖梦国……据统计,在流乞待查人员中,已将151人纳入低保,82人纳入五保,177人例为重点帮扶对象,危房改造7户。对11户有一定种养殖技术的待查人员,提供种养殖培训和资金支持。
为流浪人员找到避风港
2014年3月,丹山镇民社办将一名在丹山镇捡废品、一身肮脏的40多岁男性哑巴送到区救助站。由于是哑巴,无法了解到他的住址及家里人情况,该站就将他送到丹山敬老院住下,让他生活有着落。
由于救助工作是临时救助,部分说不清地址的流浪人员就成了救助工作的一大难题。这部分人中有的是无名哑巴,有的是精神病患者,有的是智力障碍者。面对这类群体,区救助站并没有放弃他们。
对于精神病患者,救助站先送精神病院医治,有的病人通过医治能说清自己的基本情况,近年来通过医治并安全返乡的流浪精神病人有25人;对于聋哑流浪人员,救助站经常请特殊学校的聋哑老师来给他们沟通,由于流浪哑巴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哑语训练,沟通起来很是费力。
由于雁江区没有福利院,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只能安置到部分镇乡的敬老院。流浪人员在敬老院生活有规律了,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据统计,安置到敬老院的无名流浪人员有27人。
让走失老人回家
2014年9月16日深夜,雁江区救助站值班人员接待了雁城滨河派出所送来的一位特殊救助对象,这位老人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神情疲惫,说不清住址、记不到家里人电话。救助站工作人员给老人端来开水,让老人先休息,平稳情绪。第二天,救助站工作人员与老人拉家常,从老人含混不清的表述中,得知老人名叫尹巧云,今年82岁,雁江区东峰镇东峰村人,住在城区大儿子家,外出不慎迷路。老人意识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当问到老人大儿的住址时,老人说就在广场附近,只要走到那里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工作人员带着老人来到九曲河广场,看能否唤起老人的记忆,但走了九曲河广场附近的几小区,老人也没找到回家的路,只好无功而返。
救助站工作人员赓即与东峰镇民社办联系,并同民社办工作人员一道将老人安全送达家中。
原来,尹巧云到资阳城区大儿子家暂住,没想到外出散步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据雁江区救助站站长梁奎介绍,他们常常遇到像尹巧云这样走失的老人,老人们既说不清楚住址,又不记得家人电话,他们只得千方百计寻找,最终把一个个老人都送回了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雷彬1月8日,本报以《按揭房买卖那些事儿》为题,报道了按揭住房买卖中的一些方法、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近日,有读者致电本报新闻热线26656119,希望对相关交易费用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以...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