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爱心 收获成长——绵阳中学资阳育才学校举行“爱心传递”募捐活动
孩子们现场捐款。同学们看完“失依儿童”图片,走上讲台谈感想。1元、5元、10元、20元、100元,募捐箱里同学们的爱心正在不断汇集,每一张都是孩子们的心意。
“我们真的已经很幸福了,那样贫穷的条件下,他们都能坚强的活着,他们比海拔2500米上存活的索玛花还绚丽。”
“学会帮助他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有温暖的明天。”
……
■ 本报记者 王慧
“这是大凉山里面的一群孤儿,疾病与贫困夺走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相互依靠,坚强生存……”12月24日下午,绵阳中学资阳育才学校的教室里,投影仪正在播放着大凉山“失依儿童”的视频,“爱心传递”募捐班会活动正在各班教室中进行。
班会募捐活动以大凉山“失依儿童”的故事开头,引入“失依儿童”的话题,让同学们通过看视频、图片以及老师的解说,了解雁江区本地以及本校的一些“失依儿童”的现状,让学校的孩子们能够为本地的“失依儿童”们奉献自己的爱心,来帮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们关爱他人的的良好德育品质,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感恩现有的生活。”该校德育处副主任杨海燕说,“同时让学生们学会在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砥砺自己,温暖他人。”
学生
收获成长
学会勇敢和感恩
教室里,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投影仪里面的内容,没有人开小差,班级最调皮的孩子此时也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同学们都沉浸在了大凉山五百多名孩子,共同拥有一个阿爸的故事中。晶莹的泪水已经不自觉地开始在孩子们眼中打转,渐渐地教室里有了低低的啜泣声,一些女同学已经开始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
看完后,孩子们纷纷站起来讲诉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看了这些失依儿童的生活,发现自己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初二4班学生刘一澄表示,在艰苦寒冷的大小凉山中,他们依然那么坚强的活着,没有放弃生命,他们比大凉山上的索玛花还绚丽。
“这次班会让我学会了成长,一定要改变自己不好的心态,满足现在的生活条件,珍惜现有的教育资源,好好学习。” 高一三班的赵彦均感叹道,“我还会积极参加捐款活动,让他们有钱能够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将来长大了,肯定也会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看着他们都那么勇敢的活着,想要努力地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我内心震撼不已。” 初二4班学生晓航说,“我们不但要学习他们的勇敢,更要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是他们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不能辜负和浪费。”
老师
奉献爱心
教会孩子帮助他人
班会活动中,老师们在孩子们发言后,结合孩子们最真实的感受,教他们奉献爱心,温暖他人,在生活中要感恩父母,珍惜拥有现在的条件,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一三班的班主任袁茂林表示,主题班会中通过展示贫困学子生存的状况,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冲击,让孩子们看到贫困失依儿童条件的艰苦,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震撼。“不仅开阔他们的视野,更要让他们懂得,不是任何人都像他们这样幸福的,社会上还有很多人都需要帮助。”袁茂林说,“同时在情感上教育他们,激发他们的爱心,让学生们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积极努力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老师们纷纷表示,这种主题班会活动不仅对受捐助的孩子是一种帮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能够成长为社会的正能量,将来引导更多的人帮助别人。也能让同学们反思自己现在的学习与生活,才能在对比中成长,不断学会感恩,学会理解,学会回报父母,同时通过捐赠的方式让孩子们奉献爱心。
该校德育处主任罗宇表示,这种班会活动有助于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而学校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将情感教育融入学习与生活,引导出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责任心与爱心,让学生把行为习惯内化为品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爱心的人。
班会的最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向募捐箱投放了自己的爱心,为身边的“失依儿童”送去温暖,让他们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据统计,当日该校共募捐两万余元,衣物100多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佳音)12月30日,资阳市召开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暨生猪产业提质增效试点项目推进会,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委常委胡锋,副市长何正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