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电”亮川西高原牧民新生活——来自国网资阳供电公司报道之三

资阳日报 2014-12-31 19:36 大字

■王敏 刘俊 本报记者 聂凤

甘孜州地广人稀,在寒冷的高原,用电难一直困扰着藏族农牧民群众。实现小康,电力先行,为了让广大农牧民能够用上电,2013年10月,国网资阳供电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实施道孚“电力天路”工程。

据了解,道孚县“电力天路”项目总投资2.8204亿元,建设项目5项。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以道孚11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35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的道孚新电网,彻底解决玉科、沙冲、葛卡龙灯片区无电户2433户,无电村和无电寨的生产、生活供电问题,是该区域的重要民生工程。

铺通“光明天路”

资阳供电公司将“绿色、环保”作为工程建设目标,立志将这一造福川西高原百姓的民生工程打造成环保工程、生态工程。然而,“电”亮川西高原谈何容易,打通“光明天路”异常艰巨。工程施工点大多远离公路,无路可走,现代机械化运输难以展开,只能靠人抬马驮运输施工材料和器具。由于海拔高,空气含氧量太低,即使静静地坐着,心肺也时常如负重前行。不仅如此,这里特殊的气候决定了每年的有效工期只有7个月,大大增加了施工的工作强度。

广大电网员工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自开工以来,一批又一批国家电网员工肩负使命,毅然踏上川西高原,与大草原做伴,与风雪冰霜为伍,发扬“电力铁军”精神,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为藏族同胞点亮希望之光。

今年3月4日,儿子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周应林进藏援建甘孜道孚。葛卡龙灯-沙冲35kV线路工程基础开挖、浇筑,周应林的任务是到现场进行安全管控。道孚到沙冲来回行程7小时,高原气候恶劣,天气变化无常,山高路险,交通不畅,如遇雨天,去沙冲施工现场就要徒步27公里。一天的忙碌后,周应林最开心的便是通过QQ视频见到宝贝儿子,“离家这么久了,最牵挂的还是父母和妻儿。”

6月4日,在甘孜道孚海拔4000多米的白日山垭口,“电力天路”工程——玉科T接城关至孔色35kV线路66号塔塔基浇筑现场,第一次从资阳安岳上高原的刘晓剑在此见到了她的丈夫左宇航。“我会照顾好父母的,女儿也听话,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好了。”刘晓剑说。“在这么高的地方,我走路都累,他们还要干重活,太辛苦了。”在66号塔塔基浇筑现场,刘晓剑感叹道。

经过“电力铁军”的努力,道孚玉科、沙冲、葛卡龙灯35千伏输变电工程已经建成投运,无电地区“户户通电”工程于今年底完成,全部工程计划于2015年9月全面建成。

点亮群众希望

“现在都在盼着天路工程建好。”葛卡乡卫生院院长马贵强今年才22岁,参加工作两年吃尽了停电之苦。他说,因为没有电,他们经常是打着手电筒给病人看病。更由于线路问题,他们无法安装无影灯,所以手术台对他们只能是梦想。“上周去卫生局,我们卫生院新建工程已经立项,现在又晓得‘电力天路\’今年完工的好消息,到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手术室,就再不用把病人送到城里去了。”

在扎坝乡一吾村泽人德吉家,一楼一片黑暗,只有在二楼,才挂着一盏电灯。村长告诉我们,电灯在平时就是个摆设,只有过年的时候,启动柴油发电机才会发出光亮,平时,只有使用废弃不要的松木条。泽人德吉听说今年冬天村子就将通电,眼睛中闪现出一丝兴奋的光芒。“村长,只要电能通,我们就高兴,支持!”说着不流利的汉语,泽人德吉的脸涨得通红。

新闻推荐

筏清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筏清路改造项目拆迁安置房位于

筏清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筏清路改造项目拆迁安置房)位于G321东侧,由资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该项目的设计方案于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3日在资阳市城乡规划管理局门户网站(www.zygh....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