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汉张后玉:诚信为本有担当脱贫奔康好榜样
张后玉。
□本报记者韩成玺
身患疾病,却能吃苦耐劳,靠勤劳的双手让家庭走出困境,同时,还不忘“拉一把”乡邻。
去年,年逾七十的张后玉靠着打零工收入4万元,同时,利用自己手头的务工资源,带领同村村民就近务工,帮助大家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今年10月,张后玉被评为乐至县2020年“脱贫正能量,奔康好榜样”。
就近务工增收入
带领乡亲同致富
张后玉是乐至县宝林镇龙形村4组村民,身患多种疾病,妻子唐素香属三级听力残疾。过去,老两口住在山坡上的破旧土房里,进出只能通过小田埂,极不方便。2018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扶下,老两口迁到了平坦地带50平方米的新居,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两口勤劳肯干,家里三亩地种了红苕、玉米、油菜等作物,还养殖小家禽,多的时候存栏上百只鸡。此外,张后玉还经常到附近工地务工。
然而,这种工地上的零散活不仅工钱不高,也极为不稳定,经常一个月只能做几天活。“年纪大了,好多包工头老板都不肯收。”为了每天有钱挣,张后玉不管什么粗活重活都干,人也十分勤快。慢慢的,他得到不少包工头老板的信任,找他干活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会请他帮忙找工人。
随着张后玉就业渠道的拓宽,家里的生活逐渐有了改善。这时,张后玉没有忘记同村困难村民,他利用手中的务工资源,将村里的空余劳动力带到县城附近及周边县(区)一起务工,主要从事绿化、修路、砌砖等基础工作。村民们在工作中学到了技术,收入也逐渐增加。
“一般是当天早上老板派车来接,晚上送回村里,这种务工模式能实现双赢。”张后玉说,留在家的村民大多都是有子女或者老人需要照看,因此他们干活都不能离家太远,而这种当天能回家的务工方式,非常适合大家。
诚实守信助发展
干事创业有担当
2019年中旬,有包工头找到张后玉,请他带人去一处工地修路,答应当月工程结束就结算工钱。张后玉二话不说,立即组织七八个村民同去干活。然而,工程结束后,大家却没能拿到工资。虽然张后玉先后到当地政府、派出所、用工单位多次协调,但是依然没能拿到报酬。
临近春节,跟随张后玉前去工地务工的村民纷纷找到张后玉索要工钱,张后玉既着急又苦恼。为了不让乡亲们失望,他卖了自家的粮食和鸡,凑足1.2万元给务工村民发了工钱。直到今年9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张后玉通过走法律途径才将自己垫付的工钱拿到手。
“人是我喊去的,出了任何事情我都要负责,即使自己困难也要把钱全部支付给大家。”张后玉的举动让村民们深受感动,从此大家对他更加信任了。
如今,虽然张后玉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但他依然没有停下勤劳的双手。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子会越过越好。
新闻推荐
乐至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乐自然公〔2020〕拍05号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乐至县人民政府批准,乐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在四川省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资阳市雁...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