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环境弥补短板乐至试行“村级物管”

四川日报 2020-06-28 05:13 大字

近日,乐至县大佛镇东禅寺村,身穿红色制服的王学英提着扫帚在清扫,她自我介绍说:“我是这里的物管。”

村里设物管?是个新鲜事,乐至已在全县87个贫困村全部设立公益岗位,试行村级物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弥补基层治理短板,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本报记者 吴忧

日常保洁

维护农村环境卫生

东禅寺村是前些年刚退出的贫困村,从村口到村委会,是约两公里的水泥路。村道虽不宽,但道路两边未见一块果皮、一点纸屑,这正是由王学英负责清扫维护的路段,她说:“一般不用每天来扫,一周扫一次、一次扫大半天就可以了。”

王学英今年54岁,曾是贫困户。去年,村里设置公益岗位,试行村级物管,聘她当了保洁员。王学英说:“每个月320元,活路不多,也不耽误地里的农活。”目前,东禅寺村有5个贫困户在公益岗位工作。

在村委会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着10户搬迁户,设有公共厕所、卫生室、图书室等。驻村第一书记刘涛说,村里大力抓“四好村”建设,通过每月评比先进等表彰鼓励方式,让村民逐渐养成好习惯,各家都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垃圾分类也做得比较到位,公共区域的卫生也容易管理了。

去年,东禅寺村先行先试村级物管,由政府支持一部分、村民自筹一部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垃圾整治基金,聘请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垃圾清运。“通过村民大会,我们还选出义务监督队,随时发现问题,安排整改。”刘涛说,有了专门的村级物管队伍,村里始终保持着整洁。

延伸服务

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乐至县宝林镇万斤沟村,村级物管的服务已经从保洁延伸开来。

“最近天气炎热,要注意防火、防暑。”“外出要注意个人防护哦。”近日,万斤沟村,几位身穿橘黄色制服的人员正在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森林防灭火、防暑、防疫等知识。

该村第一书记何发坤介绍,去年底,万斤沟村借鉴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模式,设立了村级物管,运行经费由公益性岗位资金、村级运行资金等作为保障,工作人员全部来自该村的贫困户,负责为全村提供政策宣传、公共保洁绿化、公共设施管护、日常治安巡逻、临时代办、闲置房屋代管等服务。

村级物管员但素华介绍,他们采取“大合作小分工”的服务模式,转运垃圾、治安巡逻等需要协作的工作由管理员组织“集团作战”,保洁绿化、公共设施管护等日常工作由“个人值守”。代购物、代送医等临时代办服务,可个人接单,也可由村两委或组织派单。

万斤沟村物管组织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服务200余次。“村里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治安状况也更令人放心。”村民蒋玉合说,村级物管的建立,帮助村民解决了诸多生活难题,让村民省心不少。

“下一步,我们将把村级物管覆盖到全县所有行政村。”乐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彭刚介绍,目前他们正筹措资金、统一招标,将引入第三方服务,为全县农村提供更加专业的村级物管服务。

编后

乐至在贫困村设公益岗位试行“村级物管”的做法,是一种创新实践。

“我是村里的物管。”这一句话,体现出贫困群众亲身参与乡村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内生动力”,基层也从中找到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路径,可以说“村级物管”达到了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贫困劳动力的双赢目的。

我们还高兴地看到,乐至农村的“村级物管”在不断延伸,已经形成了从简单的政策宣传、公共保洁绿化工作,发展到临时代办、闲置房屋代管等服务,让“村级物管”延伸出比普通的城市小区物管还多的服务功能。

农村也需要社会化服务,乐至试行的“村级物管”,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持续的经济来源的同时,更为农村基层管理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新闻推荐

无臂“羊倌”但汉超:自强不息脱了贫

但汉超喂羊。□罗亦失去双臂,却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身体残疾,却自力更生努力脱贫。他,就是但汉超,乐至县龙门镇农科村...

乐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