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谱写生态建设三部曲
□ 张虎 李远雄
盛夏时节,帅乡大地翠绿叠嶂,漫步山乡村野,漂亮的新农村民居与秀美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浑然天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处处彰显着绿色活力。
近年来,乐至县持续巩固全国绿化先进县成果,放大乐至绿色、生态优势,创响“元帅故里、天然氧吧、康养福地、美丽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品牌,为打造“成渝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绿 绿意盎然生态美
石佛镇太极放生村,森林植被浓密,环境舒适宜人,在该村的文体广场上,一早一晚都会聚集不少周边的百姓休憩纳凉,70多岁的村民徐富民和老伴儿是这里的常客,“这里空气好、景色美,我们天天都会到这里来坐一会儿。”
据老人介绍,“以前这里是‘荒山石鼓\’,鸟都不愿意落脚。”曾经林地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这让徐富民记忆犹新。
“在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作用。”据乐至县林业局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乐至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活动,通过长防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让3500多个光秃秃的山头穿上了“绿衣”。
通过多年的努力,乐至县境内森林面积达到8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近年来乐至“绿色、生态发展”的丰硕成果。
漫步帅乡大地,不管是身处山村乡野,还是置身于城区各个公园,处处茂林争绿,阵阵鸟声争鸣。绿意盎然的乐至,处处彰显着绿色的活力。如今,“天然氧吧”“绿色乐至”已成为帅乡乐至又一张响亮名片。
添绿 增收致富百姓乐
“退耕还林,换得来我们的生计吗?”当年推广退耕还林的时候,石佛镇唐家店村的蒋朝荣种下第一棵桑树苗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也是全县参与退耕还林的群众的共同疑惑。
如今,疑惑不再。随着植被恢复,林地产业蓬勃兴起。年近六旬的蒋朝荣在自家的林地里种植着近5亩果桑。“就今年的桑果收入,每亩就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生活一天天滋润起来,这让蒋朝荣喜不自胜。
留得青山就是留住金山。曾经“荒山石鼓”的贫困乡村,如今漫山遍野是桃树、梨树、核桃、花椒、红椿等经济林,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地方经济发展。
现在,乐至黑山羊、林下散养鸡、佛星青花椒、全胜核桃等依靠林下种养发展起来的地方特产渐渐走出乐至,成为省内外各大市场的“抢手货”。
走进劳动镇福乐沟村,漫山遍野的梨树郁郁葱葱,枝头满是个大饱满、色泽诱人的梨子;梨树林里,果农们来回穿梭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子,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个大、味甜的梨子大面积成熟,引得成都、资阳及周边的水果商们竞相上门抢收。
“以前上山砍树当柴火,现在靠着青山搞林果经济。”正在地里忙着采收梨子的张大安说,虽然都是“靠山吃山”,但现在“吃”得更舒坦。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用绿 科学发展旅游旺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孔雀寺村这么生态、这么有特色。这一趟,真是来对了。”走在川中林业科技示范园的便道上,从成都自驾前来的郑先生兴奋不已。
鸟儿争鸣,和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园区内,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曲折,连片的各种苗木郁郁葱葱;游客们三五成群,或是悠闲漫步,或是拍照留念,尽享绿色生态带来的惬意……
孔雀寺村的这一幕,仅仅是乐至绿色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生态环境的优势正逐渐转化为富民惠民新优势,绿色环境正成为城乡群众共享的“绿色福利”。
为了顺应人们亲近自然、回归乡野的消费需求,乐至县把乡村生态旅游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结合起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创响“天然氧吧”“绿色乐至”这一响亮的名片,着力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为乐至的乡村旅游发展赚足了人气、打响了名气。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一到周末或节假日,我们这里都忙不过来!”说起生态旅游,位于孔雀乡川中林业科技示范园中的农家乐老板杨洪英满是“幸福的烦恼”。
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乐至县的乡村旅游效益日渐凸显,有力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伯斌王昌伟报道)妇女张某明知那12岁女孩被拐骗而来,却伙同亲戚给其找婆家并收取介绍费。近日,潜逃9年的张某因涉嫌拐卖儿童犯罪被东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东区检察院经审查查明,犯罪嫌疑人...
乐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