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好舌尖上安全源头关——市农业局2015年农产品安全工作回顾

资阳日报 2016-02-07 16:48 大字

食品安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

食品的源头——农(畜、水)产品安全尤为重要。市农业局积极做好农(畜、水)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5年,全市农产品质量省级监测合格率为99.34%,其中种植业农产品合格率98.9%、畜禽产品合格率100%、水产品合格率100%。未发现禁用农药、高毒高残留农药、“瘦肉精”、“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添加剂)用于资阳市农产品生产过程。整体上讲,2015年期间,资阳市农业部门抓好了农产品安全监管,把好了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

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市农业局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等鲜食农产品生产用农药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超剂量超范围用药、不执行安全间隔期等行为。

对“瘦肉精”始终坚持“零容忍”,严格管控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户)、规模养殖场(户)、定点屠宰场,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

开展养殖环节的专项执法,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鱼药、鱼饲料。

2015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6885人次,清理整顿农资市场840个次,检查农资门市及经营网点4800个次,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6家,检查规模养殖场(户)4153家,检查养殖场站290场次,取缔无证农资摊点3个,责令退回农资品种15个,查获问题农资6309.37公斤,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6起。

狠抓安全隐患排查  

在重大节日期间,以各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为重点,强化农产品基地准出,保障质量安全。

从投入品的销售网点着手,从投入品的购买使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运用、生产记录的完善、产品收获前的自律性监测和上市前的例行监测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隐患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禁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在接受省级农产品质量例行和专项监测的基础上,对各产业基地、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规模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等进行产品质量监测。在监测发现有不合格样品时,迅速采取检打联动,追溯样品来源,督查厘清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何种隐患,对违规使用禁限用农(兽、鱼)药行为进行依法处置,坚决制止不合格批次产品走出基地。

2015年,全市共计抽样检测种植业农产品样品5212个,检测合格率省级为98.9%,市级为98.9%,县级为99.3%;检测猪禽牛羊肉、蛋120批次,检测合格率100%,接受农业部在四川的抽检,全年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快速检测养殖环节“瘦肉精”31571头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全市未发现“瘦肉精”; 快速检测三聚氰胺400批次,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325批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监测畜产品604头份,合格率100%。水产品抽检237个,全部合格。

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

2015年,全市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监管部门统一监管格局,把重点农(畜、水)产品和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范围,采取一一对应方式,签订责任书、承诺书,督促完善种养档案、购销台账,为实施产品质量追溯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常态化开展自律性检测或委托检测,对合格产品出具产地证明,各乡镇核查产品质量、核实产地信息,县级加强监督检查。全市共计设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171个,人员216名,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达到1960名。

此外,市农业局还重点加强了“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的培养和监管。2015年期间共计新申报和复查换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26个、畜禽产品6个、水产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县1个(乐至县)、绿色食品22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达到173个、绿色食品5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市农业局常抓不懈,谱写了安全生产新的辉煌。

本报记者 陈元根

新闻推荐

把基层群众所盼带到两会上

“您好!请问这里有没有电脑可以借我用一下?”2月21日,参加市两会的市政协委员鄢雪玲利用午休时间向宾馆吧台工作人员寻找电脑完善提案。来自乐至县天池镇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她日常都是跟最...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