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面人侯”老手艺新故事

乐山日报 2015-09-20 19:10 大字

对面塑钟情一生的侯文明面塑《嘉州古韵汉服秀》之一面塑《打铁人》面塑《放风筝的孩子》■本报记者  宋亚娟  文/图

一曲悠扬的古筝伴奏下,身穿汉服的几名女子挥舞着长袖翩翩起舞,合奏汉家的古琴之音,华服之美。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汉服走秀,舞台中央,只见一名蓄着胡须,身穿长衫的男子闲庭信步之间,双手不停翻飞,手中的物什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山羊,一会儿化身鲜艳欲滴的玫瑰。

“这是来自汉代的文化结晶体,无论是汉服还是面人,它们集中展示了华夏民族的文化气象,优雅而不失大气。”2015年第四届乐山大佛嘉定坊新春大庙会上,首次和汉服表演者搭档的乐山民间艺人侯文明,迎来了花甲之年的首秀。

免费教学、免费捏面人,参加各种民间展演活动……上世纪90年代被乐山人称为“面人侯”的侯文明在静默多年之后,开始复出。在民间艺术被屡屡推崇展示的当下,“面人侯”有一个最大的愿望:把面塑技艺好好传承下去,面人在嘉州是有故事的。

1 与“大师”的邂逅

任何艺术,离不开自己的启蒙之师。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乐山老城区半边街小学念书的侯文明每每放学的时候,都会在高北门一个摊子上驻足良久,舍不得离开。在这个出售面人的小摊上,一位长者像变魔术般地将一个个面塑的小人和动物插在自己的货架上,惹得像侯文明一样的小孩子兴奋地把摊子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此后的几十年里,侯文明一直在寻找这个老人和他的名字,然而他只记得人们称其“吴大爷”。当年面塑摊上的面人给侯文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色彩艳丽的外观,惟妙惟肖的动物,以及最为出彩的美女打伞,是传统面塑的经典之作,绝不是一个普通艺人的简单作品。

就在最近,一个偶然的场合和朋友谈到小时候的那名面塑老人,侯文明吃惊地发现,当年那个貌不惊人技艺超群的面塑人,居然就是乐山曾经响当当的画家吴成之。

资料显示,吴成之字国桢,号茫溪老农,四川乐至县人。1914年前后来到五通桥、乐山,1920年定居在五通桥竹根滩。由于擅长国画、泥塑人像、照相等技艺,很受富家显贵的追捧,常被邀请到商号或家中为其挥洒丹青或塑像传神。在上世纪30年代,吴已是川南一带的知名画家。后来,李琼久因画也与其过从甚密,乐山书法家杨天开先生曾评说:“李琼久与吴成之,是亦师亦友的师友关系。”

回忆起少时高北门面塑摊上的奇遇,如今被人称作“面人侯”的侯文明不无感慨。或许正是那不经意间的驻足与观望,结下了此后他与面人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捏面人成本高,最开始,侯文明玩的是泥巴。对手工充满狂热的他在沙湾踏水当知青时,闲来没事喜欢捏起泥巴耍,甚至还拜了当地一名老艺人为师。手艺人最看重的就是“精诚”二字,很快,师傅就毫无保留地把手艺传给了弟子。

上世纪80年代,民间工艺在社会上回暖,民间艺人又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那时候,侯文明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面塑大师的作品,触动起了他最初的那根神经。捏完泥巴之后,侯文明热切地盼望着双手能和小小柔软的面团来一次变形之旅。

泥塑和面塑互为关联,但在制作和形成上又截然不同。泥塑可以二次加工,可裁可剪,而面塑虽然在时间上很快,但却往往要求一次成型,这对手工艺术要求很高。从某种程度上说,面塑用巧更深,难度也更大,全靠面塑艺人对前辈技艺的参透和领悟。

从吴成之到乡下的艺人师傅,再到当下红极一时南北各派的面人大师,在上世纪80年代众多民间艺人纷纷出山,寻找去路的时候,侯文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一个声音:到外面的世界去。

2 “跑摊匠”的20天

一把剪刀、一把钳子和镊子。直到今天,如果使用工具,侯文明一定会用上这套捏面人的把式。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30来岁的侯文明怀揣5元钱,带着面人“三件套”乘车去往成都。

“身上的5元钱,到成都的车费就花了3元钱。我就是想看看,面人到底有没有市场?我能不能捏着面人讨到生活,最后平安回家?”像旧社会的“跑摊匠”一样,侯文明完全放下了面子,一心想在面塑上跑出点名堂。

春熙路的夜市,繁华街巷的显眼处,都是侯文明落脚的地方。一个面人最贵的二三元,最便宜的5毛,有时候,侯文明甚至不用工具,只是信手一捏,就让各色人物和动物瞬间复活。靠着动作快,手艺好,虽然出门时带的钱早用完了,但侯文明没有饿着,继续自己的“跑摊”之路。

为了省钱,侯文明几乎没有打过旅馆,常常在车站过夜。有一次,为了不被车站的乘务员赶走,他现场捏了一个面人送给对方。说起来心酸的“跑摊”生活,侯文明却觉得珍贵无比,人们对于面人手艺的热爱,常常温暖着他的心。

乐山——成都——宝鸡——云南,这是一趟毫无规划的旅程。每到一个地方,侯文明会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重新设计自己的面人造型。比如到了云南,他立即设计出阿诗玛造型,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

20多天之后,从云南返回的侯文明风尘仆仆地往家赶。让妻子和全家意外的是,侯文明口袋里还多出了100多元钱。20多天的辛苦辗转,跑摊卖艺,侯文明捡到了一个宝,那就是“天干饿不死手艺人”,面人是有市场的。

从云南回来后,侯文明夫妻俩做起了卖饺子的营生。而在饺子摊上,人们会看到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面人雕塑,提醒人们这里的主人还有这样的爱好。

3 “面人侯”的公益之路

1989年,侯文明“面人侯”的声名不胫而走,他被沐川烈士陵园请去做“血染沐川、魂归中华”大型组雕。业余时间,他创作出以烈士人物为主题的面人作品,获得社会捐款助力烈士陵园的建设。

之后,侯文明远走深圳,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为一家酒店担当工艺造型师,他的面人手捏技艺,也很好地融合到了中国菜的各大菜品里。1995年,从深圳回到故乡乐山之后,侯文明经营起了自己的饮食店,尽管此时,距离他以面人谋生的梦想越来越远,但谁又能否认,这些年的远走求生,哪一样离得开当年面塑投射下的影响。

已过花甲之年的侯文明,爱上了种花养鸽,而对面人技艺,他有了另一番认识。“旧时面塑艺人为了生计混迹于小街小巷,时至今日,社会对民间工艺关照有加,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挽救民间手工艺。面塑技艺和手工艺人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侯文明说,面塑技艺在嘉州有底蕴有故事,作为一名手工艺人,发展和延续其命脉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后备力量,让人们熟知面塑和其历史。

去年旅博会期间,在五通桥某山庄,侯文明带着他的面人“三件套”出现在公众面前,将上千件面塑作品免费送出。今年春节嘉定坊大庙会上,作为特邀嘉宾,侯文明隆重登场,以表演者的身份,配合古典的古筝曲调,将汉代生发出的面塑绝技演绎得眼花缭乱,让人叹为观止。表演之余,侯文明还走进社区、学校,甚至在自己家里,为面人爱好者提供免费教学。

4 传统下的创意之变

点点莲花瓣,层层晕染,涟漪四起,一只天鹅匍匐水中饮水嬉戏。在一个微型圆盘上,这一幅极具中国风的意境,很难有人不说是国画。然而,它实实在在只是一个面塑作品。

侯文明近年来向传统面塑技艺发起了挑战,将传统面人立体的造型转变为一种既可立体,也可平面表达的艺术形式。在完全平面的面人造型上,侯文明在创作出造型后,会选择适当的背景进行二次改编。比如一个放风筝的男孩,背景可能是一片大海,风筝的高度与辽远的大海呼应,表现了一种高飞的姿态。

在侯文明家中的面塑创作室,墙壁上随处可见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平面面人作品。美女、野兽、飞鸟、老人、儿童,它们更像是一幅幅刚刚完成的色彩鲜明的图画,还透着未干的光泽。

从去年开始,侯文明玩起了微信,他试图将朋友圈里更多人的思想串联起来,点燃自己的灵感。看到画家张英豪笔下的关公,侯文明捏出了一个大写意的关公形象;更令人叫绝的是,侯文明还创作出了一组《嘉州古韵汉服秀》,将朋友圈内汉服爱好者的精彩瞬间用面人进行了记录和表达。

“没有任何艺术是一成不变的,创意面人只是道出了中国面塑技艺变革的一种可能性。”侯文明说,随着时代的进步,早期面人材料保存期短的短板如今也有了对治良方。面塑制作者不再耗时耗力在家蒸面,苦恼作品无从留世,现在,各种轻型黏土等替代品出现了,将面塑艺术的传神和持久科学地融合到一起,实现了面塑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跨越时空的一次对接。

新闻推荐

“虎公”的怒吼——抗日志士、内江籍画家张善子略记

养虎、画虎,号虎痴、人称“虎公”。日本侵华期间,他以笔当枪,崇尚英烈,将咆哮生风、勇猛顽强的虎魂精神喻为民族精神,激励全民与盟军勇杀倭寇。他是张善子,张大千之兄,现代名画家,画虎大师。...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