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留守儿童打造文化之家

资阳日报 2015-04-01 21:37 大字

留守儿童查阅图书。志愿者辅导孩子们的功课。■ 本报记者 孙丹妮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凸显。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归属感,给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留守儿童共享和谐社会的文化成果,资阳市于去年9月开始建设“留守儿童文化之家”,截至目前,共建成留守儿童文化之家73个。

镜头一

农村娃的文化乐园

3月26日,记者来到乐至县龙溪乡留守儿童文化之家,不少孩子正在里面看书。今年9岁的刘丽莉便是其中一位,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她是龙溪乡金山村人,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她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里的课外书很少,而且遇到生僻字,爷爷奶奶也不懂。”刘丽莉说,到这里来看书有志愿者陪伴,不懂的可以问他们,“平时他们还会给我们讲故事。”

龙溪乡团委书记贺婷,是留守儿童文化之家的志愿者。她向记者介绍,该留守儿童文化之家于去年10月份建成,利用了原有的留守儿童之家的场地,并新购买了一批文体用具和音像制品,现有各类书籍千余册,每天8:30—12:00、14:30—18:00、19:30—21:30准时对外开放,尽量满足孩子们阅读的需求。

镜头二

城里娃的学习天地

“温老师,你帮我看下这道数学题我做对没有?”3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雁江区雁南社区的留守学生(儿童)文化之家,此时,志愿者们正在辅导孩子们的功课。

“大家坐起来,背打直,头抬高一点,眼睛离书本远一点。”志愿者温梦熙不时地提醒孩子们要保持正确坐姿,“每周一到周五,我们会在孩子们放学前来到这里,等他们来了后帮他们辅导功课。”今年17岁的温梦熙来自宜宾,是资阳师范校2013级大专2班的学生。“学校的志愿者分布在雁江的7个社区,周一到周五下午4:10—6:30,都会到文化之家来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和他们一起游戏。”

雁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梅锴向记者介绍,该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于去年11月由市文化部门正式挂牌为“留守儿童文化之家”,还送来了乒乓球台、画板、画册、电子琴、羽毛球、围棋、图书、画笔、颜料等学习体育用品。“我们这里又称‘5点钟学校’,有固定的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学后帮助辖区内的30个留守儿童学习。”梅锴说,为了提高留守儿童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区利用文化阵地每月开展一个主题课堂,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成长。

新闻延伸

三个“找准”

建设留守儿童文化之家

为不断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资阳市自去年9月以来坚持三个“找准”建设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即找准站点特色,出台建设标准;找准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找准建设形式,充分利用阵地。要求达到硬件“五有”、软件“五好”的标准。“五有”即有活动场地、仪器设备、文体器材、长效制度、特色项目;“五好”即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文化教育好、队伍建设好、资料档案好。发挥好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寓教于乐的作用,使其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学校、社会沟通的桥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共享文化成果,提高文化水平。

新闻推荐

乐至建设美丽新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张虎李远雄一排排小洋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内巷道通往各家各户……这是日前笔者一行在乐至县石佛镇太极放生村新农村综合体聚居点看到的情景,好一个美丽新村。“我在这里生...

乐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