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游走在指尖的“舞蹈”——走近篾匠刘学永

内江日报 2014-12-20 01:42 大字

12月14日,市中区邱家嘴菜市场上,一个卖竹器的小摊吸引了过往的路人,一个个乖巧精致的小竹器让路人爱不释手。刘学永一边跟顾客聊天,一边娴熟地编着筲箕,手里的篾条交错有致,在他指尖跳着优美的“舞蹈”。

刘学永今年60岁,是资阳市乐至县人,编竹器已经有30多年。农忙的时候忙农活,农闲就编竹器补贴家用。他说,编竹器一方面是为了贴补家用,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份老手艺的喜爱。

◇本报实习生 黄小梅 文/图

手划伤是家常便饭

刘学永的家乡在安岳与乐至的交界处,安岳的竹器在全国享有盛名。周围编竹器的人很多,但是他跟父亲学编竹器时已经20多岁了。“当时家里穷,为了挣盐巴钱,我就开始学编竹器的活路。”他盯着手里的篾条说,当时要供养两个娃娃读书,仅靠土里的一点庄稼,每学期凑齐1000多元的学费很困难,编竹器能多少为家里贴补一点。

编竹器的工序很复杂,“要经过选料、砍竹、破竹、起篾、刮修、打光、编织直至锁口等十几道工序。”刘学永说,这个过程很容易受伤,篾条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伤。

经过刘学永的手的竹器已经数不胜数,他的手上也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疤。在他食指的关节处,有一个两三厘米长的疤痕。“这是用弯刀划篾条时划伤的,当时伤口很深,骨头都看得到。”刘学永淡然地说,做篾活,长期和刀、篾条打交道,受伤是家常便饭。

竹器耐用有“门道”

手工编织竹器,不仅具有工艺性还具有实用性,很多家庭都喜欢用竹器盛装粮食和食物。刘学永在内江以走卖的方式卖竹筲箕、簸箕等竹器已经有近20年,主要是以筲箕为主,他编的筲箕,大的、小的、圆的、弧形的,各式各样,精美可爱。他在东兴区租了一套小房子,农闲的时候就挑竹器到城里卖,边卖边编。

一位买菜的大爷路过刘学永的摊点,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原来,大爷在他这里买过筲箕,一来二去,两人熟络起来。大爷说:“他编的筲箕很扎实,我用了几年都还没坏。”

刘学永说,他编的竹器经用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在选材方面特别讲究。他锁口用的篾条很特别,“一定要用最嫩的竹子,削到只剩面上的一层皮,再放到开水里煮,煮了之后捞起来晾干才用,这样处理过的篾条就经用。”他拿了一根煮过的篾条给笔者看,篾条柔韧性非常好,怎么折也不会断。

说起柔韧性,刘学永的话匣子打开了,他说,据传安岳的一个篾匠专门给毛主席编了一床竹席,用了半年才编好。最后折成四四方方的小方块给毛主席寄了过去,但打开后完好无损,受到毛主席的称赞。“那个老前辈的手艺才好哦,篾条选得好、削得薄,所以随便折都不会断,我的手艺比起来还差远了。”他的语气里流露出一丝钦佩。

慢工才能出细活

刘学永的竹器小巧精致,路过的小女孩拿着一个圆筲箕爱不释手,她闹着要妈妈给她买一个。看到小姑娘喜欢自己的竹器,刘学永也感到很高兴,他笑着说:“小娃娃觉得我的东西乖,看到就想要。”

有一次,他挑着一担竹器到市中区临江小区卖,一个小男孩吵着要买一个小筲箕当玩具,他的奶奶爽快地买了,小孩子拿着“玩具”开心极了。

最近,刘学永接了一笔“大生意”:一个姓张的大姐向他预订了10个圆筲箕。他说,虽然圆筲箕小,但编起来最费时,用的篾条只有2毫米宽,要一根一根地按照经纬来编,这不仅考验耐性还考验技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因为我不能让别人在背后骂我的手艺。”刘学永说,听到别人夸他的竹器漂亮时,他就干劲十足。

“慢工出细活。”刘学永说,尽管手头的活路多,但他一天最多只编3个筲箕,“不能为了数量,降低了质量”。除了自己会编,他的老伴也会编一手好篾活,两人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一年能编1000多个竹器。“编竹器虽然赚不了什么钱,但是靠自己的手艺吃饭,心里踏实,我还要继续编下去。”刘学永坚定地说。

采访手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手工制品受到冲击,但还有不少刘学永这样的老手艺人,没有丢弃那份手艺,一方面为了贴补家用,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伴随自己几十年的技艺的不舍。

新闻推荐

借力“一带一路” 乐至旅游“走出去”

□张虎肖建国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汤斌2013年,启动陈毅农耕文化园规划。2014年,乐至报国寺进一步完善设施,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夯实基础。2015年,启动“中国乐至·五彩林乡”建设。……近年来,帅乡乐...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