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当干部 干部当群众 角色互换 都说更理解对方了

四川日报 2013-05-14 16:40 大字

乐至县高寺镇让群众与干部互换角色,通过体验各自生活和换位思考,达到双方的信任与理解——

每周至少有3名干部轮流到普通群众家干一天农活,至少有3名群众有一天到政府机关协助干部处理“急难险重”的问题。在此期间,群众每天有20元的误工费。群众当干部,干部当群众,这一奇特的角色逆转,从今年4月开始,在乐至县高寺镇举行的“我与群众换身份”活动中成为现实。“群众与干部互换角色,通过相互体验各自生活、换位思考,从而加强双方的信任和理解,达到将心比心,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目的,这也是新时期加深干群了解,融洽干群关系,推动基层工作的一种创新方式。”高寺镇镇长全水华解释活动的初衷。

□本报记者 刘宏顺

干部理解群众“忧”,身份一换“疙瘩”解

5月8日,记者来到高寺镇对此事进行调查。

与大多数基层乡镇一样,除了经济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持地方稳定占据了高寺镇干部越来越多的时间。

镇综治办主任罗大俊至今对几起多年未化解的土地纠纷积案印象深刻。前些年还没有取消农业税的时候,镇上一些村民为了逃避农业税,将地还给集体,现在取消农业税了,种地不仅不交税还有补贴,这些退地村民又要把土地要回去。“村上已经把土地分给其他村民了,这些村民不答应,要求结算当年他们所分摊的,本该由退地村民承担的农业税。”“但群众并不理解,总觉得是干部从中作梗,成心与他们对着干。全水华坦言,希望通过“换身份”活动让群众理解干部的难处。

但要群众“将心比心”理解干部,首先必须要求干部也“换位思考”,了解群众生活的困难。全水华说:“现在确实有个别年轻公务员,很少涉足农村,不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工作中有不到位的地方。因此这次活动,我们更多安排的是年轻的党员干部下乡。”

群众体会干部“苦”,“当天干部不容易”

4月27日,红岩村2社的陈佰川成为高寺镇第一个换上干部身份的庄稼人。一天忙碌下来,确实也体会到“干部也不容易”。

红岩村是高寺镇场镇所在村,由于城镇基础设施占地,村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陈佰川一直希望找机会向镇上反映,并建议解决困难户的社保问题。但换身份当天,陈佰川被安排到综治办跟罗大俊“实习”,协调纠纷成了他全天的工作。

调解从一大早就开始,有村民因为邻家鸡吃了自家庄稼大打出手,这些琐碎的事让陈佰川“第一次感受到综治办的干部不容易”。但直到下班,陈佰川也没能找到机会向分管自己关心问题的干部提建议。陈佰川说,如果下次还来,希望能为村上做点建设性的工作。

高寺镇党委副书记袁军介绍,由于活动刚刚开展,“换身份”仅限于综治、信访、政务中心等服务性部门,以后打算将党政办等其他决策部门也纳入进来,活动的对象还将扩大到书记、镇长等班子成员。

去年考上公务员的谢耀萱,是第一批与村民“换身份”并帮助他们插秧的镇干部。几次下乡劳作,让她这个城里长大的干部收获不小,但她同时也觉得,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设计房屋户型,或替他们到政务中心“跑腿”效果更明显一些。

“换角色”并非目的,解决问题是关键

“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再将心比心也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全水华说,活动刚刚开始处在摸索阶段,还有很多地方待完善。“但换身份只是手段,通过换身份,让干部和群众上下互动,反馈民意,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事实上,前些年因为不重视群众意见盲目上马1000多亩日本甜柿,就给高寺镇带来了深刻教训,“有的亩产现在只有200多元,群众损失不小”。

在“换身份”活动中,如何才能让群众的声音有效传到决策者耳朵中?袁军表示,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活动方案,尤其是在确定“换身份”人选的时候,更多的要从产业发展重点村、新政策落实群体中产生。

很快,全水华将与聚贤村村民“换身份”,成为全镇第一个换上群众身份的镇长。聚贤村位于成安渝高速公路乐至出口,全镇新规划的最大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程正好落户该村。

记者手记

刚听到换身份,我很担心。忽然得到“权力”的群众会不会找不到方向,只当一天群众的干部会不会当成走过场?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有些多余。在乐至县高寺镇,群众进政府,干部下基层,政府正常的工作不仅没有乱套,反而在这一上一下间,群众的心声畅通无阻地上传到上级政府那里,干部有想法也直截了当地与基层沟通。

当然高寺镇的这一作法还有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群众通过换身份,除了“将心比心”体验当干部不容易外,当地干部能不能也在他们“上挂”的短短时间里,多听听群众对当地发展的看法,以保证日后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高寺镇开展“换身份”活动,恰逢资阳全市大力推进“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活动之时。希望换身份活动不是走过场,主题活动结束之后,依然能深化并继续开展下去。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干部换上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的确是一件好事。

新闻推荐

增设错车道 村民出行通畅了

300平方米地解决6.2公里村道堵车难题本报讯(李梅记者刘宏顺)金象路是一条仅3.5米宽的村道。7月23日,在这条村道上,面包车师傅邹胜辉告诉记者,以前这里交通常出现肠梗阻,如今通畅多了,因为“该条村道增设...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