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当起甩手掌柜——驻村农技员李建新带村民致富
李建新(中)和村干部探讨河堰增投鱼苗。□ 杨国华 本报记者 郭春荣
6月13日,安岳县李家镇双石村村办公室旁,池塘里鱼儿若隐若现;水上,一群白鸭悠闲游弋;岸边,近30米的遮阳长廊使垂钓者免受日晒雨淋……
这便是安岳县农广校校长、李家镇双石村驻村工作组农技员李建新组织发展的村集体经济——石河堰养鱼项目。该项目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由村委会牵头把石河堰区域集中连片的近90亩田土流转,开发为水产养殖项目。现在,池塘里养有花莲、白莲、草鱼、鲤鱼、裸斑、龙虾等。
“全村73户贫困户2016年均入股并见到了效益。”李建新介绍,鱼塘2016年已捕捞成鱼两次,销售收入近3万元,年底贫困户户均获纯利近1000元。发展水产之余,李建新还搞起了钓鱼、钓虾等休闲项目。以后根据该项目实施情况,每年户均收入还可逐年递增。该经营模式也得到市和县相关领导的肯定。
河堰养鱼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2015年10月,驻村伊始,落后的交通、无优势的地理条件一度让李建新一筹莫展。经过考察和了解,最终他认为凭借成安渝高速公路的规划,养鱼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于是决定发展水产养殖。
修建河堰时,村干部与贫困户积极响应,齐心协力,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将一口近百亩的鱼塘建成。引水、投入鱼苗、养殖、管理、捕捞、销售、分红……“河堰养鱼相当于将各家各户散养的鱼集中起来养殖。我们成立了水产养殖专合社,技术、管理都有专人,贫困户就当甩手掌柜。”李建新说。
除了开发河堰养鱼项目,李建新还鼓励党员示范户李知平带动贫困户规模养羊,结对帮扶其他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此外,他还邀请专家到双石村集中开展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技术专题培训。
由于成绩显著,今年4月,李建新获得省委、省政府2016年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个人表扬。
“以后,我们将继续把水产养殖做得更规范,养殖更名贵、市场价值更高的鱼并搞综合旅游开发。”李建新表示,自2016年12月成安渝高速公路开通后,李家镇到安岳县城只需40多分钟,到成都、重庆只需1个多小时,便利的交通将更快让他谋划的产业蓝图变为现实。
“他到我们村后,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的技术,也带来了好的资源和先进理念。”该村一贫困户评价李建新说,“我们村变化挺大,未来更有盼头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正良在今年大春行动中,安岳县农林局在县级代理商处发现3个不在审定区域销售的水稻种子,当即没收了所有售卖的不符合规定的种子。整顿种子市场、开展农资打假、开展农产品质量...
安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安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