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红薯妹妹 致富不忘桑梓情

资阳日报 2017-03-05 15:12 大字
实习记者 秦建华 摄□ 杨国华 本报记者 孙正良

她曾是农民工,2011年回到家乡安岳县周礼镇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她经过5年多的打拼,采用“农场+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11个乡镇4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薯,面积2万多亩,让种植户人均年增收超过500元。她还热心公益,资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帮助部分特困群众改善生活条件。她就是今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农民工”的“红薯妹妹”黄晓燕。

华丽蜕变农民工到“农场主”的跨越

黄晓燕10多岁便随父亲一起外出务工,在粉条加工厂从事红薯收购和粉条加工工作。随着对行业的深入了解,黄晓燕发现原料不足、粉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着工厂做大做强。

“为何不自己种植,自产淀粉,加工粉条?”带着这样的想法,黄晓燕毅然回乡发展。2011年,黄晓燕从河南引进“商薯19”号品种,在素有“薯乡”之称的周礼镇租赁200亩土地作为基地,进行有机红薯试种。第一年种植红薯亩产便超过7000斤,是当地传统红薯收成的两倍。

尝到甜头后,黄晓燕注册成立了安岳县土旺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和带领群众种植的方式,发展有机红薯,种植的红薯类型由原来单一的淀粉型发展到优质食用型、鲜食水果型、高淀粉加工型、高营养保健型等多个系列品种。

黄晓燕实现了从农民工到“农场主”的华丽变身,在红薯种植和推广这条道路上也越走越远。

不忘乡亲红薯事业惠及桑梓

为把红薯事业做大做强,做精做深,黄晓燕还先后成立了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和安岳县周礼镇鸿安红薯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种植红薯奔小康。

周礼镇救星村5组的李玖香,家庭贫困,老公患病,子女上学,家里仅靠李玖香一个人种地维持生计,生活过得十分拮据。2013年,李玖香跟着黄晓燕在自家地里种起了红薯。黄晓燕负责提供薯种,指导李玖香栽种技术和日常田间管理,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红薯。通过这几年不断地扩大种植规模,李玖香家里已经种植了10多亩红薯。李玖香告诉记者,这几年通过种植红薯,家里收入显著提高,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几年的发展,黄晓燕的农场种植规模已发展到1000多亩,也走出了周礼,走进了安岳更多的乡镇。跟随黄晓燕一起种植红薯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城北乡笕水村8组,一台拖拉机正在地里翻土,300亩土地快要翻完了。这是黄晓燕和返乡人士龚山田合作创办的大兴红薯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龚山田告诉记者,他们合作搞红薯种植储存保鲜,准备发展红薯深加工。

黄晓燕发展的红薯产业,带动了安岳县红薯产业提质发展,薯种变得多样化,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今,宝华、天宝、南熏等周礼附近的11个乡镇4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薯2万余亩,种植户人均年增收超过500元。

热心公益是群众心中的“热心人”

黄涛燕是安岳实验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却家庭困难,几次差点辍学。黄晓燕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对她进行了资助,解决了她学习上的后顾之忧。黄晓燕说:“这孩子不但学习好,还很懂事,每次见到我都要亲切地喊我‘姑妈\’,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她。”黄晓燕除了给黄涛燕生活费外,每周末还让黄涛燕来家里改善伙食。黄涛燕说:“如果没有‘姑妈\’的帮助,我已经在外面打工了。”

黄晓燕同时资助了7名贫困学生,既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和初中生。黄晓燕除了定期给他们打生活费外,有空的时候也会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黄晓燕说:“我初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了,不希望现在的小孩还走我们以前的老路,他们需要接受好的教育,我会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实现求学梦。”

除了资助学生上学,黄晓燕还对周礼镇及其附近乡镇的50多名特困群众捐助各类物资,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是当地群众心中的“热心人”。

新闻推荐

19家企业产品跻身四川名牌 本报讯(记者 郭静雯)日前,四川省公布第十二届四川名牌产品名单,资阳市四川超迪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四川资阳电缆有限公司、四川鹤岛农业科

据了解,本届四川名牌产品评选资阳共38家企业申报,最终19家企业产品上榜。其中,雁江区10家,乐至县5家,安岳县4家。为鼓励支持名牌产品,今年起,资阳将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创建,加快打造“资味”农...

安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