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川科技报 2017-02-08 00:00 大字

■ 曾丽萍

科技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但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抓好科技教育,对增长青少年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养成他们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呢?

利用科普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科普类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形式简短,内容科学,语言准确,条理清晰。知识性、科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任务。类似的课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蝙蝠与雷达》《新型玻璃》《大自然的启示》《充气雨衣》等都是这一类型的文章。我们应发挥这类文章应有的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

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渴望

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渴望。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挖掘教材的探究性因素,以课文资源为凭借创设问题情境。如《月球之谜》,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着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球表面景象,接着列举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在《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上,遵循“激趣―质疑―探疑”的思路,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欲望,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在质疑辨惑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像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像个句号。”这样的教育无疑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淹没了学生的才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觉独立思考,对有些知识可因势利导,通过实验寻求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事实真相。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社会作为权威,伽利略敢于质疑他说过的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不迷信权威敢于执着追求真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科研过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正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素养。让学生从小走向生活,加强社会实践,在生活与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探索母亲河的奥秘”“飞碟之谜”“昆虫的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

平时教师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多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汲取科学知识,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养成关注科学的习惯。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以及电视和电脑网络体验科技世界的精彩纷呈。

总之,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的理念,多角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技因素,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探索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把科学融于语文教学之中,就能让学生听到具有文学韵味的科学课,具有科学趣味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细致观察、严谨实验、创新思考,轻松自主地探索无限美好的科学大世界,成长为文理兼通的全面人才。

(作者单位:资阳市安岳县实验小学)

新闻推荐

资阳农产品成都联展受欢迎

本报讯第八届农民合作社暨家庭农场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于1月日至日在成都市隆重举行,全省个市(州)共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前来参展,资阳市农业局组织7家农民合作社和3家家庭农场参加展销展示...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