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木门寺:隐匿山间的佛缘传奇与艺术瑰宝

资阳日报 2016-07-05 21:43 大字

木质门。木门寺一殿。有些风化的石檐。吊钟。亭内修塔。□ 本报记者 张方金 范宇

树木郁郁葱葱,岩石峭立奇特,在明媚的阳光下,像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让人赏心悦目。这是蜀中乡村再寻常不过的模样,只是在久违乡土气息的城市里呆久了,这普通也是如此耐人寻味。谁也不会想到,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林木岩石间,掩藏着一段段神奇的佛缘传说,隐匿着一处处造诣不俗的建筑艺术瑰宝。站在安岳县石鼓乡清凉山麓,抬头仰望,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奇怪感受在心头泛起,如同一圈圈涟漪荡漾。多有揽胜的记者意识到,经过一番爬坡上坎的艰辛之后,苦苦寻觅的木门寺终于要向我们展示它深厚的岁月痕迹和登峰造极的艺术风姿了。

果不其然,车子爬上一个陡坡,再无前路。而抬头触目可及的地方,枝枝叶叶间,木门寺已初露容颜。似乎一切的神圣都需要人的顶礼膜拜,因此即便近在眼前,要走近木门寺,还得扔下车,用脚步丈量幽静的石阶,用虔诚的心灵面对古老的信仰。

终于,木门寺到了!

几经风雨

幸存的古建筑艺术有望焕发荣光

“太神奇了!”

当木门寺映入眼帘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房包亭,亭包塔”的奇特建筑构造,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实在令人叹服。文物管理员袁长如引导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向我们讲述关于木门寺的前尘往事和神奇特点。“除了这道门是木头做的外,其余的全是石头做的。”袁长如开门见山地道出了木门寺最为神奇的特点,“你们看,连房檐、斗拱、房瓦全都是石头砌成的。”

袁长如在木门寺当了30余年文物管理员,显然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因此,30余年如一日的枯燥转化成深厚的热爱,当他谈到木门寺的点点滴滴时,言语中总是带着一点骄傲。在记者看来,他心头的这点骄傲,正是木门寺的幸运。通过他的一番介绍,对木门寺的建筑特点,记者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木门寺的构建为亭内修塔、亭外建殿的一种罕见的古建筑群。因其亭仅两扇大门用木料制作,其它部位均为石料仿木建造,故名木门寺。石亭内葬明代高僧无际禅师尸骨,故名无际禅师亭。无际禅师亭背北面南,为石砌仿木建筑的无梁方殿,成“介”字形。亭的柱、枋、檐、脊、斗拱、熬头、房瓦、滴水、椽子等均为石制,但从外观看却和木制无异,真可谓巧夺天工。石亭系单檐四角攒尖式,四周以斗拱撑托,空隙间以镂空雕卷叶花装饰。脊上雕饰仙人、异兽,亭顶雕刻待放的莲蕾,象征着佛家的圣洁。亭内正中立五级八角石塔一座,高4.7米,须弥座塔基。塔身光滑如镜,正面阴刻无际禅师坐像。塔顶部呈穹窿状,中心雕团花图案,内壁四周四角雕卷草斗拱12朵,每朵卷草上面圆雕禅师弟子像一尊,身披袈裟,神态各异,皆面向禅师墓塔,个个面部表情悲戚凝重。

为充分显示塔亭的煊赫庄重、珍贵典雅,又建一木质结构的大殿将塔亭覆盖。此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梁上书“雍正九年”题记。檐下饰有柱头铺作及铺间斗拱。门额饰“二龙抢宝”图案,楷书“无际禅师塔亭”6字,门前有石阶三级。殿内尚有两块高3.4米,宽1.2米,厚0.2米的大石碑分立左右,一为《道林无际禅师语录记》碑,一为《西蜀东普无际禅师塔铭》碑,刻记木门寺兴建及无际禅师生平事迹。

木门寺这种仿木结构的石建筑,为世所罕见,是现代建筑学者和雕刻艺术家研究、鉴赏的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可在历史的风雨变幻中,木门寺也差点毁于一旦。

据袁长如介绍,木门寺原有天王殿、千手观音殿、药王殿、祖师殿、宽阔月台、大雄殿、观音殿等七重殿,香火盛极一时。1951年川北土改时,全部庙产被分给贫下中农;1953年至1957年,通贤、石鼓粮站将大雄殿作为临时粮仓;1958年以后,石鼓乡中心小学迁驻木门寺;1960年,古戏楼千手观音殿、天王殿、祖师殿和观音殿被拆除,改建为木门村小学和石鼓、胜利乡政府。文革期间,又遭受严重破坏。时至今日,木门寺仅余无际禅师石塔亭和大雄殿。

记者在大雄殿见到,10余名工人正在对大雄殿进行修缮。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空空如也的大雄殿将重新焕发荣光。袁长如告诉记者,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木门寺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木门寺的关注、保护和投入力度,接下来还将对木门寺拆除的部分殿进行重建和修缮,届时,木门寺或可找回以前的建寺规模。在袁长如的憧憬中,记者对木门寺香火的重新鼎盛,荣光的重新焕发,同样充满期待。

神圣殿堂

传奇与历史交相辉映传为一段佳话

当面对埃及金字塔时,我们会问,这么庞大而笨重的石头是如何搬来堆砌的呢?当面对三星堆文明时,我们会问,这么灿烂而古老的文明到底是何方神圣的遗存?当我们面对许多神奇而古老的文明时,我们的心里不免会产生种种疑虑。因此,当芸芸众生面对一座建造十分奇妙的寺庙时,心中也不禁会问一问:“这木门寺,到底是怎样建成的呢?”这样的疑问,作为乡野民众,一时半会又找不到答案,只好把一切都交给传说。在传说中,一切的不可能,都立马变得合情合理,又充满神圣感和仪式感。

关于木门寺的修建,在安岳石鼓乡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安岳县姚市镇有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叫赵巧,此人心灵手巧,人们尊称他为“赛鲁班”。但此人有个毛病,喜欢争强好胜,甚至曾夸下海口说,鲁班先师也不过如此。有一天,鲁班在天庭忙完了宫殿修建任务,便到凡间走走。听人说起赵巧的狂妄后,便想挫挫他的锐气。

鲁班化身成一个老石匠,对赵巧说:“听说你手艺非常了得,我想与你比试一下。”赵巧趾高气昂地说:“好呀!不过,你是石匠,我是木匠,如何分高低呢?不如我俩在规定的时间内各修一座庙宇,看谁先修好。”鲁班当即允诺。他俩约定当晚开始比赛,天黑开工,鸡叫停工。赵巧在姚市镇狮子山修一座木庙,鲁班在石鼓乡清泉山上修一座石庙。

天刚黑,鲁班就使出浑身解数,开始修建。修到夜深人静时,山下农民只听到清泉山上传来阵阵石匠的号子声和铁锤錾子的叮当声。石庙基本修好只差两扇门时,鲁班忽然听到东边山上传来了清脆嘹亮的鸡叫声,接着听见赵巧兴奋地喊道:“老石匠,我已经修好了木庙,你的石庙修好了吗?”鲁班一听,心里惊慌,急中生智,顺手在地上抓起一把用来垫石料的木渣向石庙门前一抹,于是,两扇木门立在了石庙前。就这样,鲁班修的寺庙叫木门寺,赵巧修的寺庙叫道林寺。木门寺就成了除门为木质的外,其余均为石材的庙宇。

神奇的传说背后,皆是人们的美好愿景。不过传说再美好,终究只是传说,它在留下无限想象空间的同时,难免也会留下一些现实遗憾。而弥补这遗憾的,恰恰是浸润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明正统十一年(1446)无际禅师在北京圆寂后,明英宗下诏礼部尚书派官船护送灵柩回蜀,安葬在清凉山“佛胜寺”(后改名“木门寺”)八方石塔内。为使舍利塔不受风吹雨打,明英宗命蒯祥建一亭覆盖于石塔之上。为使亭塔结构统一协调,形成一个整体,蒯祥采用了仿木石雕的方式建筑“介”字塔亭,成就了如今的建筑奇观。说到蒯祥,木门寺建筑能够取得如此艺术造诣,令世人叹为观止,就一点也不意外了。

那么蒯祥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蒯祥是中国明代建筑巨匠。他的父亲蒯富,因高超的建筑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时,蒯祥早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名声大震,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还凭借超凡脱俗的手艺贡献颇丰,升为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皇宫前三殿、长陵、献陵、裕陵,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隆福寺等。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认为,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为整个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存。是呀,当我们去北京游览时,总是会在天安门前驻足观看留影,可我们有多少人记得,这天安门的设计者,正是这个当年大名鼎鼎的蒯祥呢?

对蒯祥的知之甚少,这实在有点不应该。通过此行木门寺,蒯祥的丰功伟绩在记者脑海里烙下了深深印记。还有木门寺为何全是石头砌成,唯有两扇门是木质的千古谜团,不仅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的同时,也让木门寺显得更加庄严、更加传奇,不失为一个揽幽探胜的好去处。我们期待着,隐匿山间的木门寺在古老的传说中,庙宇得以重建庄重,香火得以重新鼎盛,艺术造诣得以传颂,成为历史遗存在当代现实中的鲜活样本!

新闻推荐

法院委托本司于年上午在安岳法院第二审判庭以四川

法院委托,本司于2016年7月26日上午10:30在安岳法院第二审判庭以四川省拍卖行业协会网络与现场同步竞价方式对下列资产进行公开拍卖:标的:安岳县千佛乡民兴街成套住宅,建筑面积119.89㎡,参考价:1...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