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宝林村“点穴扶贫”走出***之路

资阳日报 2016-05-14 21:33 大字

坝坝会现场。□ 邓时光 本报记者 何柳

“如何构建长效增收可持续产业,助力***?”“如何破解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 如何培养后备人才,实现能人带动?”去年12月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喜安来到安岳县岳源乡宝林村,给这里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伟出了三道考题。通过近半年的摸索实践,李伟寻到了答案,找出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由“输血“向“造血”、由“生存性扶贫”向“发展型扶贫”、由“短期扶贫”向“长效扶贫”转变的道路。

措施

如何构建长效增收可持续产业

认准市场,短期、中期、长期立体生态产业发展环环相扣

“青岛有两种苹果,一种是乖苹果,一种是丑苹果,而市场上卖得好的却是丑苹果,因为它是生态的!”这是周喜安当日在宝林村举的生动一例。一语惊醒梦中人,那么该如何建立长效增收可持续产业? “生态”两字让李伟悟出了端倪……

贫困村地处偏僻,但生态环境较好,发展特色生态农产品产业有着先天的优势,李伟带领村组干部和群众到生态农业企业学习参观,通过给村民算支出账、收入账,改变其传统养殖观念,带动发展生态种养殖业。

“产业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先找到市场,保证好销路,让贫困户看到能挣多少钱,才能放心生产。”李伟首先通过批发、零售等形式多渠道打开销路,构建社区、联系单位、爱心企业人士同贫困村的生态食品供需链条,用市场倒推生产,为走好“贫困山村+城市社区”的生态产业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在确立好销路找好市场后,我们坚持短期、中期、长期立体生态产业发展环环相扣的思路,去年,村上发动25户贫困户养殖生态黑猪100头,为遵循生态农产品适度规模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同时引进10亩生态青蛙养殖、林下生态土鸡散养等生态农产品项目。”李伟与记者聊道,在种植业方面,为引导村民转型发展生态柠檬,宝林村今年引进优质春见果15000株,间种在200亩柠檬树林里,采用不施化肥、用猪粪浇灌的生态种植方式,循环利用资源,既保证土壤恢复期间的产出,又为下一步生态种植打下基础。

据悉,宝林村已与生态农产品销售公司签订销售统筹协议,向成都社区定点供应产品,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还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建立了网上商城,以此推向更广阔的城市社区。

“没有市场的盲目发展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只有在市场带动下,以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脱贫才有保障。”李伟凭自己的经验告诉记者,产业扶贫其关键在于找准自身定位,坚持水土相服,先有市场后抓生产,大力发展有资源、有优势的特色产业。

措施

如何破解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

盘活资源 资金打捆 兜底有保障

当前农村面临第二次改革,要求破解体制、机制的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的变化,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激发调动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的活力。在扶贫工作中能否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决定着***的成败。

“以前扶贫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里,只能解燃眉之急,往往投入大收益小。”面对这种窘境,李伟意识到扶贫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盘活农村资源,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由“洒毛毛雨”向“集中打捆”转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才能让精准救济变为***。

于是,宝林村打捆产业扶贫资金和部门帮扶资金,争取金融扶贫政策支持,以集体资产入股方式投入到生态农业产业项目中,把公共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变成一台台造血机器,既发挥了产业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又确保了集体资产的增值。

“在所有集体投资项目中,村民可以用资金、土地、劳动力、经营管理等多种方式入股,这样咱们农户不仅是生态农产品的提供者,更成了生态农业产业的主人,激发了在生产中的创造性,让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李伟向记者介绍道,为保障村民利益,村上与养殖项目公司建立帮扶指导机制,与销售公司确立相关协议,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此外,在这些生态农业产业项目中,村级集体投入70%,村民投资30%,并负责生产经营,利润分成按照村集体30%、个人股东70%的模式进行分配。

据悉,去年宝林村集体基金投资的生态黑猪项目不仅让25户贫困户每户增收近1万元,还让集体收入增加2.5万元,今年作为贫困党员先锋示范项目投资的生态青蛙示范养殖项目共投资28万元,预计年纯利润45万元,集体经济项目收益15万元。集体资产投资项目所产生收益作为扶贫基金进入村集体专门账户,80%循环投入其他扶贫产业项目,20%用以帮扶老弱无劳户和新产生的贫困户,以此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为村级扶贫基金为贫困村民兜底资金来源重要保障。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措施

如何培养后备人才,实现能人带动

产业留人 抓班子建设 谋长远

脱贫攻坚,村党支部是核心、带头人是关键,作为发展带头人,其内涵包括经济上的带头人、基层治理的推动者、党在农村的政治依靠力量。

“人们都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我必须抓党建,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全过程,准备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队。“李伟首先激活村、组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给其立规矩、压担子,明确职责,通过定期召开全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大会,请村支两委的干部对近期工作述职,谈下一阶段工作打算。接着,每个组分别召开群众大会,“通过这种方式,大伙儿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清单,感受到自己从过去的传话筒变成了真正的责任人,干起活来更攒劲了。”

接着,李伟带领村支两委以 “三向递进培养计划”为契机,培养后备干部苗子,“我们回引青年人才1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用发展留人,用产业留人。鼓励他们领办生态农业产业项目,扶持他们率先成为产业发展的‘自富\’人。”

“我听了李书记的详细介绍后,考虑其政策综合效益,非常认同,决定不再外出务工。”28岁的刘波是一名有大学本科文凭的党员,去年退伍返乡后,便积极作为贫困党员先锋示范项目的带头人,入股参与生态青蛙养殖。宝林村其他村两委的成员也纷纷参与生态农业的示范项目,形成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良好扶贫氛围。

除了产业扶持,李伟还带领他们参与村上的党务村务工作,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试斤两,让党员干部的人才成为了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为宝林村培养了带不走的生力军。

安岳县财政局副局长、扶贫办主任王建国认为,宝林村的扶贫道路探索始终把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因户因村施策,把机制扶贫、创新扶贫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找准了机制扶贫的载体、核心、形式、模式,慢慢建立起了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的***道路。

新闻推荐

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安岳县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纪实

□唐德双本报记者黄建伟学在深处,做在实处。自资阳市在党员中广泛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来,安岳县紧盯“十三五”规划目标,紧跟发展创新载体,立足实际凸显...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