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渐行渐远的“弹花匠”

资阳日报 2015-11-23 22:03 大字

胡万尧正在弹棉花。一根弦、一个木槌,用充满力度的双手弹出美丽的“音符”,弹出白云般的棉絮。过去在农村,每到冬季就能听到“咚咚咚”清脆的手工弹棉花声。手工艺人腰绑弹弓、手握木槌、敲打牛筋弹松棉花,再将棉花整形、拉线、平压,做成棉絮。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是否要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11月17日,安岳县龙台镇东大街一临街铺面传来“咚咚咚”的声音。门口,堆放着几床崭新的棉絮;屋内,雪白的棉花堆在砖砌的平台上。一个戴着口罩,背着弹弓的年轻人,沿着平台四周移动,右手快速地捶打着牛筋……这个正在弹棉花的人,是来自贵州的安岳女婿,28岁的小伙子胡万尧。

■ 本报记者 孙正良  

师从岳父 传承“家传”手艺

胡万尧2010年开始弹棉花。他笑着告诉记者:“我是跟岳父学的手艺。”胡万尧兴奋地说,岳父家几代人都是弹棉花的,岳父也跟棉花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的手艺远近闻名,来找他弹棉花的人很多。一些来店里耍的人都说:“孙师傅(胡万尧岳父)的手艺好!我们家里的棉絮都是在这里买的,看到现场制作,货真价实,用起来放心。”

据胡万尧说,刚学弹棉花时,他每天要站将近10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背上经常被磨得鲜红甚至脱皮,双手被打起了泡。“那时候经常都会把牛筋弹断,偶尔还会被断了的牛筋弄伤自己。”当被问及为何如此辛苦还要学弹棉花时,胡万尧说:“最初学就是想方便照顾家庭和小孩,还有就是家传手艺丢了觉得可惜了。”

手工弹棉花 技艺难传承

现在,胡万尧在秋冬旺季一天可以弹5、6床棉絮,每床的加工费。一天下来,收入和外出打工差不多。但是在淡季,很多时候一天一床都弹不到,每天都在做着亏本生意。胡万尧说:“我还是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按现在这个发展来看,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基本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学这手艺了,太累。租店面经营,一年起码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赔本,养家糊口都难。虽然手工棉絮有它的优势,但在年轻人眼里,它的劣势更明显。”胡万尧说:“岳父带的几个徒弟,要么是没做了,要么就是用机器来做了,很多人已经把这门手艺给丢了。”当问及胡万尧为何会坚持这么久时,他说:“我是不想这门家传手艺在我这里断了,我现在卖的也不是‘手艺\’,更多的是卖‘产品\’,做的是熟人和回头客的生意。”

时代在进步,这个与人温暖的职业是否终将与现代人渐行渐远,而自己在这个行业还能够坚持多久?胡万尧的眼神充满了迷茫。

新闻推荐

有效学习两项法规提升干部规矩意识

本报讯(陈园梅陶俊伶)为提升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安岳采取“四个一”举措,有效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法规。一是开展一次学习讨...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