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姚德君:奔走的时代守望者

华西都市报 2014-08-24 13:39 大字

他是电力系统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数十年奔走在工程监理的事务中;他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数十年奔走在文学路上。他15岁时开始写诗,传统格律诗词、新诗都有涉猎,但最爱传统诗词。他叫姚德君,一个随和、谦逊的老者。

2014年8月16日,成都席草田,姚德君如约而至。天气宜人,我们在露天茶铺品茗聊天。随着摆谈的深入,一个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时刻充满关切,透过诗词能真切感受到其深厚爱国情怀的普通文学爱好者形象,在我面前逐渐清晰起来。

一个怀揣文学梦想的少年

1952年,姚德君出生在四川安岳县石羊镇一个农民家庭。

1998年底,姚德君将自己创作多年的诗歌集纳成一本小册子。他在《自序》中回忆说,记得还是小娃儿的时候,家里穷,为了挣油盐钱,婆婆(四川有的地方称奶奶为婆婆、阿婆——编者注)常常在晚上坐在煤油灯下赶打草鞋。草鞋打好了,爷爷就背到街上去卖。

每到晚上打草鞋的时候,姚德君总喜欢跑去帮婆婆整理谷草(即稻草)。因为婆婆常常一边打草鞋,一边唱歌谣给他听。听多了,有时他也跟着唱几句。姚德君一边整理谷草,一边跟着婆婆唱歌谣,心里好高兴。

婆婆的歌谣,对姚德君有了启蒙作用。再长大一些,爷爷找了些黄皮子的书籍(即古旧的竖式排版书籍)如《诗经》《三字经》等给他看。那些书,他看得很认真,但实际上是半懂不懂,有的一点也不懂。

后来,他上学了。第一个老师姓唐,对古典诗歌很有造诣。姚德君聪颖好学,深得唐老师喜爱,唐老师教授了他一些唐诗宋词。就这样,姚德君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诗歌。

但真正激发姚德君立志终身热爱文学的,是另一件事情。

一次震动巨大的亲人对话

读高小(即当时的小学)时的一年春节前,爷爷把姚德君叫到正房的大门口,指着大门对他说,这大门上的对联每年是必贴的,以前都是去街上买,今年能不能让他自己写一副对联呢?

姚德君答应了,很快就构思了一副对联,单联有10多个字。具体写的什么,姚德君略带歉意地说,他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上联的意思是一家人要团结友爱才能和睦平安,下联是一个家庭要有财富才能兴旺发达,横联是“家庭幸福”。

拟好对联后,姚德君拿去念给爷爷听。爷爷听了很高兴,说他是个秀才。他听了很兴奋,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立即跑去告诉妈妈。结果妈妈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说,那是爷爷在夸他。以前的秀才是考上的,考不上就不能称为秀才。以前的秀才都会赋诗作文,诗文作不好是考不上秀才的。

爷爷和妈妈的话,对姚德君的震动非常大。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读书,一定要学会赋诗作文,长大了当秀才,当李白、杜甫一样的诗人。

说到这里,姚德君笑着说,不知什么原因,从儿时到现在,书没少读,但始终没能考上秀才,更不要说当诗人了。

我知道他说的是谦虚话。从他的诗稿中,我能感受到他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通过他的诗稿,能看出他对文学的执着,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关切之情。

一个极大震撼心灵的年代

姚德君高小毕业,和700多人一起参加升学考试。当时安岳七中只招收150名初中新生,他考了第八名。进入初中后,在学校图书馆,他看了很多书,主要是看唐诗宋词、新体诗、国外诗歌等。

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姚德君跟着同龄人全国各地到处跑,西安、重庆、上海、北京等都去过。但很快,姚德君就意识到事情的发展没对劲。他所喜爱的老师被揪斗,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他开始冷静下来,并担忧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1967年,15岁的他,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无题》。诗中写道:“锄犁生红锈,山田成大荒。不耕且不作,明日我食糠。”表达了他对荒废生产的深切忧虑。

从那以后,姚德君创作的诗词,都带着他的思考,从一至终。

一个始终坚守的创作信念

《姚德君:南北诗稿二十八首》,节选了姚德君从1967年到2013年跨度长达40多年的格律诗词。这些诗词,是他在走南闯北中写就的。

我发现,姚德君的每一首诗词,都带有当时所处时代的深深烙印,比如语言。这其实无可厚非,我们阅读每一件文学作品,都应设身处地地还原到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这也是一个基本的阅读原则,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进行评判。

随着阅读的深入,姚德君的每一首诗词,都体现了他跟随时代变化的思想,鲜明,有个性,有激情。

姚德君说,一个文学爱好者,他的思想应该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国家命运前途的主张。在姚德君的诗稿中,我看到了他在这样坚守自己的创作信念。 黄勇

新闻推荐

寻遍峨眉山 用脚踏板锁定肇事者

王磊走访调查。全省寻觅10名“身边最喜爱交警人物”从7月1日起,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华西都市报联合举办的2014年度四川省公安交警系统“我最喜爱的交警”争创评选活动...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