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小迎丰收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1-09 05:49 大字

380万元试点资金实现近50万元的“红利”——

□特约通讯员 蒋兵

荣县是2017年四川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50个试点县之一。作为全省首批“试验田”之一,通过一年的试点“播种”,380万元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实现近50万元的“红利”,20个试点村均有2万余元的集体收益。

亮点村有亮点 效益可持续

10月31日,沐浴温暖的阳光,荣县保华镇旭湾村的卿兴富在鱼塘边给小鱼苗喂料。“鱼苗基地是今年初从专合社手中拿到的,因为第一年投入较大,效益还表现不出来,明年正常后,效益应该不错。”在眉山从事鱼苗饲养10多年的“老手”卿兴富对前景很乐观。

“你看嘛,那一片安装了白色拦网的土地,是稻虾养殖和稻鱼养殖基地,两个老板今年从专合社手中拿走土地,当年就获得了每亩5000多元的效益。他们有钱赚,村委年底分红就不愁。”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光祥一边走一边向荣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

走过鱼儿跳跃的池塘,来到果苗满园的地里。站在水泥浇筑的田埂上,李光祥说:“这片水果基地,面积约200亩,有的果树明年就可以试产见到效益了。”

据悉,2015年至2017年,该村连续3年实施了近1300万元的退耕还林、农家大院、风貌改造、新增千亿斤粮食等项目后,小田改成了大田,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了发挥整理后的耕地效益,2017年村委会动员农户自愿将部分土地托付给生产组,生产组将成片的土地委托给“鑫旭湾”专合社,再由专合社发包给有种养水平的业主经营,农民入股分红就是了。

“有了这些基础,2017年又获得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19万元,于是村委就将这笔资金投放到专合社用于发展种养产业,村委每年固定获取近2万元的红利作为集体收入。”李光祥介绍。

贫困村有特色 村村有收益

笔者在荣县来牟镇一洞桥村了解到,该村是脱贫摘帽村,实现村集体收入困难。获得19万元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后,村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将这笔款投放到了本镇区域内的县级规模企业驰宇盐化公司,采取保本分红的形式每年获取1.9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这个企业解决村内劳动力务工,农民实现了家门口挣钱。为了防范风险,村委每季度向公司收取分红款4750元,全年收取红利近2万元,19万元本金使用合同采取一年一签。”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

笔者从荣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获悉,380万元的资金去年下拨到20个村后,用于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的村16个,直接投放到企业或专合社分红的村4个。

各村在使用这笔资金前,均做了充分的摸底调查,做到了资金投放安全,而撬动发展的种植养殖产业适应市场需求有发展前景,20个试点村一方面能获取收益,壮大集体收入,另一方面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为来年持续分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改一个公厕换一片民心

改厕现场。本报讯(吴宛青特约通讯员蒋兵文/图)10月26日,沐浴明媚的秋阳,荣县古佳乡街道10余个群众围在文化广场旁边...

荣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