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大安区:构建镇村便民服务新体系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自贡大安区针对镇村便民服务半径拉长、需求多元、覆盖缺位等问题,坚持端口重构、模式重塑、资源重组统筹发力,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镇村便民服务新体系,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端口重构 推动服务贴心便民
聚焦两项改革“前半篇”文章形成的全新空间形态,大安区通过深化改革集成办、下放权限就近办、紧贴民生帮代办等新举措,推动服务端口前置、重构,形成与之匹配的全新要素分布形态,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老百姓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不断增强发展的现实质感和民生温度。
日前,大安区行政审批局、大安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自贡农商银行大安支行签订“政务+金融”综合服务合作协议,标志着大安区做实做优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创新“政务+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同时,三多寨镇便民服务中心、何市镇黄桷村村民委员会也与该行相关支行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签订后,相关金融机构将在签约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室)为老百姓提供小额取现、转账、查询,缴纳医保、社保费等相关金融服务,推动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室)加快实现“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此举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该区也将加大试点镇、村在服务渠道共建、服务内容互联、便民活动互助等方面的建设,助推镇村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近年来,大安区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民政、卫健、社保、医保等领域182项行政许可实现“一站式”服务。设立15个镇(街)行政审批办公室,核定行政事业编制161名,整体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统一管理,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按照“双向选择,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基层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基层治理需要的赋权事项下放至镇(街),延伸到村(社区)和便民服务代办点,2021年下放(委托)区级公共服务事项93项、审批事项15项。
此外,该区出台《关于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村级民事代办事项指导目录28项、村(社区)代办员363名,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发放民事代办连心卡,今年以来开展代办服务3800余人次。
模式重塑 引领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群众办事体验,大安区采取“示范引路、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的方式,不断完善、优化、重塑服务模式,加快系统互联互通,全面推行联合审批、多评合一等集成服务,以流程上的“物理集成”激活“化学效应”,引领镇村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在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探索中,大安区围绕民生服务,试点推行“一窗”受理,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要求,“颗粒化”梳理服务事项,“精细化”建立资料清单,4个试点镇(街)建立综合窗口19个,窗口缩减率41%,已办理业务60余件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标准化建设网络平台,统一网上政务服务软硬件配置。截至目前,15个镇(街)全部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信息配置,121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事项认领,配置自助办事终端11个;持续推动“一次”办结,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总体要求,通过“信息共享+部门协同+流程再造”,推出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梳理镇(街)便民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清单33项,申报材料平均减少30%,办理时速平均提升54%。
资源重组 助力服务拓展延伸
聚焦当地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大安区通过各类资源要素聚合、重组,着力增功能、强服务、惠民生,不断拓展延伸服务内容,加快补齐服务短板,打造“常规+特色”便民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按照“1名县级领导+2名年轻干部+3个专家人才团队”模式,该区深入开展百名干部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帮助解决问题45个,牛佛镇等3个镇(街)银行网点试点开展企业办照,凤凰街等3个镇(街)新增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审批服务。坚持“园区搭台、校企唱戏”,推动省农科院、畜科院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立专家工作站,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重点实训基地1个,送培市级农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80人。
大安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把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现实检验,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监督评价、服务质效等方面下足功夫,以镇村便民服务“小平台”撬动服务群众“大民生”,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基层治理实效。
缪静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陈家明
新闻推荐
自贡与成都理工大学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共同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自贡日前,自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签订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规划基础研究、规划质量把...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