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土豆 贫困户脱贫有望

四川日报 2016-08-15 07:22 大字

□本报记者 黄泽君

8月9日,立秋刚过,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白罗村里,已开始嗅到丰收味道。白罗村首批愿意“干起来”的13户贫困户集体订购了土豆苗,这意味着再过两个月,随着第一批秋季土豆的播种,他们将有望脱贫。

让贫困户参与到全村的产业发展中来——这是白罗村“第一书记”袁祥坤的点子。

考核督查 干部能上能下

自贡市沿滩区委组织部部长李伟介绍,去年8月,连同袁祥坤在内的21名来自自贡教育、农业、畜牧等领域的后备干部被下派到沿滩区的21个贫困村,进行长达两年的驻村工作。

此外,区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设立区级扶贫开发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贫困村脱贫攻坚,从待遇上对驻村干部予以保障。

“对于优秀的‘第一书记\’,将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优先提拔。”李伟说,在今年乡镇的换届选举中,就有10名“第一书记”得到了提拔,解决了身份和待遇问题。袁祥坤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刚结束的九洪乡选举中,被推选为九洪乡副乡长。

“第一书记”能上也能下。“对于不适应驻村工作或者脱贫工作进度缓慢的,我们先给予帮助,效果不佳的就召回。”李伟介绍,一年来,沿滩就召回了3名“第一书记”。

真抓实干 带动村民发展

“第一书记”们的十足干劲,从一个个贫困村的改变中可见一斑。

以白罗村为例,一直以来缺乏支柱产业,村民们仅靠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为生,人均年收入仅6000元左右。

一块0.66公顷的集体土地,成了袁祥坤的突破口,通过与村干部及村民反复沟通,袁祥坤带领村民们将这块土地进行翻整,并请农业专家来把脉,确定种植高端商品土豆,并与土豆采购商签订收购协议,确保销路。“土豆一年种两季,据测算一年每亩能收入3000元左右。”袁祥坤说,这样村两委每年能有3万元的收入。

村两委带头,村民们开始行动,目前白罗村已有百余户村民参与到了土豆种植中,明年开春就能看到经济收益了。

在沿滩区瓦市镇刘山村,“第一书记”陈霞也带领村民们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陈霞介绍,通过申请,刘山村争取了90万元的资金,短短一年,修了6公里的村道。

路通了,刘山村将大力发展传统农耕和稻田养鱼项目,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克难啃硬 办理合格案件

本报讯(龚俊敏记者郭建民)自贡市贡井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认真查摆、分析和解决问题,将自身锻造成执法规范、信念坚定的队伍,在履行查办渎职侵权犯罪的职责中,克难题,啃硬骨。截至今年6月,该局已成功查...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