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服务城市留守儿童大安区设首个“四点半课堂”

四川日报 2016-06-20 07:44 大字

□本报记者 黄泽君

6月13日,自贡市大安区凉高山街道凉高山社区二楼的“课堂”内,陆陆续续迎来了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从6岁到12岁,“课堂”容纳了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夕阳下,孩子们坐在一起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举手,由志愿者解惑答疑。

今年3月底,该市大安区率先在自贡市试点建设“四点半课堂”,通过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为辖区内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无法得到课业辅导的城市留守儿童以及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服务。

“凉高山社区是典型老街区,棚户区较多,许多家庭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孩子则留下来由爷爷奶奶等长辈照料,课业辅导就成了问题。”凉高山街道凉高山社区党委副书记叶海燕说,正因如此,不少孩子在放学后“游手好闲”,完成功课都有困难。“问题”也是“诉求”。曾经就有家长打工回来后向社区建议,不少城市社区都有托管课堂,辅导孩子功课。“我们联系了社会组织,准备共同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的公益服务。”叶海燕介绍,经过协商,凉高山社区与自贡市灵犀义工联合会达成合作协议,由凉高山社区提供场地,并每年出资4800元购买灵犀义工联合会的服务,灵犀义工则每天派出3-5名大学生志愿者前来辅导孩子们的功课。

自从有了“四点半课堂”,凉高山社区居民朱贵芳看到了九岁孙女的进步。“孩子爸妈都在外地,一年回来一次,我没啥文化,娃娃的学习完全帮不上忙,她也不听话,但是在这里写作业,娃娃愿意和老师们交流,这个月成绩有进步,也不到处乱跑了。”朱贵芳说。

“我挺喜欢这儿,老师们很亲切!”凉高山小学五年级学生邓壹如今是“四点半课堂”的忠实小“粉丝”,每天放学都会准时来这儿,把作业做完。

“课堂目前接受辖区内贫困学生以及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孩子,每天能容纳35个孩子,已经满员。”叶海燕说,“四点半课堂”开设一个月来,已有不少其他社区的孩子家长前来咨询。

“最近社区和社会组织也在商量,‘四点半课堂\’除了要为孩子们提供基础的课业辅导,也应该有所拓展。”叶海燕介绍,社区准备和灵犀义工一起,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共同开设美术、音乐等课外班,并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能有更丰富的课堂体验,也让更多的社区孩子能够参与其中。

新闻推荐

将一部部川剧绘在画纸上一幅幅水墨戏画由此诞生魏

◎将一部部川剧绘在画纸上,一幅幅“水墨戏画”由此“诞生”。6月20日,“魏剧丹青——段昭南绘魏明伦川剧画展”在自贡拉开帷幕。画展展出了113幅反映魏明伦川剧的美术作品,展出时间为6月20日至6月25...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