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收秸秆造肥料变废为宝不愁销

四川日报 2016-05-17 07:57 大字

□罗乐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最近,自贡召开大气工作例会,通报4月份空气状况。情况不容乐观:4月,自贡连日出现严重大气污染天气,辖区内“狼烟四起”成常态。其中,秸秆焚烧成为近期大气污染的主因之一。

秸秆禁烧“任务重,压力大”。为此,近日自贡市环保局和市农牧业局联合召开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座谈会,围绕机械粉碎还田、有机肥生产、政府财政补贴等话题各抒己见。与会专家认为,结合自贡当前实际,粉碎还田和集中处置应作为两种最主要的秸秆回收方式加以推广。

破解秸秆焚烧“老大难”问题,一些探索也正在自贡展开:今年起,自流井区通过引入秸秆开发公司,通过产业化开发,为秸秆提供了一条“变废为宝”的路子。“前天刚把收购菜籽、胡豆秸秆的通知贴出来,昨天就有村民零零星星运了些来。”在自流井区仲权镇新森秸秆开发公司的临时加工点里,破碎机的马达声响个不停,公司经理钟奉章介绍,企业刚起步,今年将重点收购该镇全胜村至建设村公路沿线及各村道公路沿线产生的秸秆,未来再逐渐扩大到周边乡镇。

目前,按照新森公司的收购价,每吨菜籽尖为200元,每吨菜籽秆、胡豆秆120元,大多由农民自己“送货上门”。

在距离新森公司加工点不到一公里的田间,村民肖淑华正在将晒干的秸秆打捆回收。“如果量大不便运输,也可将秸秆堆放在公路旁联系我们去收,不过单价就要低一点。”钟奉章说,公司想“两条腿走路”,通过价格差异化,鼓励农民回收秸秆。

收集起来的秸秆将去往何处?“公司已经跟一些企业联系好了,由我们将秸秆破碎之后,运到对方企业生产成有机肥的填充料。”新森秸秆开发公司工作人员钟守全介绍,“上游”企业的需求量大,公司收集的秸秆“不愁销”。

新闻推荐

自贡大安区:用好钱用对钱,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推动振兴发展”看大安(二)□李程煜周小夏7月5日,自贡市何市镇黄桷村陈婆婆,正坐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村民们在公路两旁种植金桂花树。84岁的陈婆婆,家中还有6口人,但疾病摧毁了这个家庭。如何摘掉...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