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通航产业“展翅高飞、一飞冲天”

四川日报 2019-12-19 06:35 大字

自贡航空产业园内,飞机整齐排列。

今年3月20日,一架赛斯纳208B型飞机平稳降落在自贡凤鸣通用机场,四川首条短途运输航线“自贡-成都”航线验证飞行成功。

飞机从自贡凤鸣通用机场起飞。

日新月异的自贡凤鸣通用机场。

自贡凤鸣通用机场。

自贡航空产业园。

12月11日,自贡市集中开工腾凤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6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亿元。这些项目覆盖自贡所有区县,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及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其中,腾凤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项目位于自贡航空产业园,集无人机生产制造、售后服务、飞行培训于一体,总投资3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无人机生产车间、无人机售后服务中心和无人机飞行培训中心等,从事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吸纳就业150人,对延伸自贡航空与燃机产业链条、加快创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意义重大。

2017年,自贡被列入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全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自贡以通航产业为引领加快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其中,自贡航空产业园被明确为该市“一号工程”和发展通航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平台。□秦岭 余昜 (图片由自贡市委宣传部提供)

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出自贡主城区10余公里,国道348线左侧,就是自贡航空产业园。园区入口处,长两公里的航空大道一直通向凤鸣通用机场。目前,机场投入运营,开通新津、绵阳、广汉、遂宁4条飞行训练航线,自贡至西昌、成都两条通航航线,开通自贡、成都、乐山3条低空目视飞行通道,保障中电科、中飞院、腾凤、驼峰跳伞等10余家企业作业飞行1.7万架次、1.2万小时,运行状况良好。

兴衰系于产业。长期以来,自贡因盐而兴。2012年,国家释放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政策红利,自贡抢抓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无中生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用航空产业应运而生。从“做盐”到“做飞机”,自贡以通航等高端产业为突破口,在寻求新旧动能的转换中,演绎着一个个全新产业“从无到有”的故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贡聚力集中优势资源,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要素配置等方面突破性推进航空产业建设,编制66.6平方公里的“一核两翼”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完善“十大功能分区”详细规划布局,一期核心区控制性详规为16.29平方公里,打造集航空研发制造、通航运营、通航保障、航空小镇及关联配套产业为一体的综合类通航产业园区。

通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园区初具规模,承载能力达8平方公里,“四横三纵”内部路网成形,综合服务中心、双创中心、飞行服务站、标准化机库等配套建成投用,平台孵化功能正在加速发挥,今年获批成为省级开发区。

产业形成集聚。截至目前,自贡航空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50个,落地中飞院自贡训练基地、中电科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腾凤无人机产业基地、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运行基地等17个产业项目。

如今,从机场的塔台远眺四周:中飞院自贡训练基地、驼峰跳伞基地等通航项目正在运营,瀚宇航空项目即将投产,中电科特飞、腾凤科技等无人机研发制造项目加快推进,初步形成以8座螺旋桨飞机(D6)为代表的航空器研发、中电科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特种飞机研发制造、大华通用飞机生产基地为代表的直升机研发制造、瀚宇航空为代表的航空与燃机零部件制造、北京首航直升机自贡运营基地为代表的低空旅游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自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壮大以通航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自贡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12.97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比达39.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3.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年度考评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

全面创新改革

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四川是全国首个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而自贡是全省航空与燃机“1+3”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重点发展的通航产业集聚区、四川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重要区域。

今年11月15日10时40分左右,自贡凤鸣通用机场,随着一声令下,一架载人的意大利火神固定翼飞机和一架“四川造”大型无人机相继起飞。从观礼区前方上空通场飞过后,无人机返回降落,有人机则直接从自贡飞往成都洛带,这标志着四川第二批低空协同管理试点空域正式启用。

相比去年划定的首批试点空域,第二批试点空域范围更广、通道更多、探索更深。在对首批空域进行优化的同时,将自贡、北川、金堂通航机场空域纳入试点范围,面积扩大了3倍多,达6700余平方公里;可自主飞行的低空目视通道由原来的1条增至5条,长度由原来的几十公里拓展至近500公里。除成都至自贡外,还可实现成都与眉山、自贡、乐山、内江、资阳等城市的互联互通,每条通道的宽度也由原来的3公里拓宽至5公里;不仅在国内首次实现通航飞机跨城市间的目视自主飞行,连通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还首次实现有人机和无人机同场飞行,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当下具有推广复制意义,聚点成片,连线成环,也将为低空通航飞行的产业化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而自贡纳入全省第二批低空协同管理试点的空域名为“川协5号”,面积1600余平方公里、2400米以下高度空域,是四川第二批低空协同管理试点空域中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协同空域。“川协5号”启用以后,自贡到成都,160多公里,打“飞的”,只要40多分钟就能到达,这对自贡而言,不仅是缩短了空中通道距离,更重要的是自贡通航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而在当天开飞现场的固定翼飞机和大型无人机分别来自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腾盾科技)、四川驼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驼峰通航),两家企业均是自贡航空产业园的入园企业。

这架无人机,是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双尾蝎”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8吨。负责“双尾蝎”科研试飞、交付的四川腾川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云说,类似的科研试飞,他们在自贡已进行过多次。目前腾盾科技研发的5型无人机,已有3型在这里飞过。第二批试点空域启用后,试飞效率将大幅提升。“以前,一个航道内只要有飞机在飞,无人机就不能飞。如今,航道拓宽至5公里,无人机和有人机可在同一时间、同一航道飞行,机场和空域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驼峰通航董事长车天发说,首批试点空域内,他们已在低空目视飞行通道内实现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融合飞行的突破。“在3公里通道内,目视可见情况下的两架飞机可交叉飞行、对飞。”

自贡航空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贡纳入全省低空协同管理试点空域,有效提高了通航飞行效率和便利性,不但对通航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更将为无人机和通航飞机应用、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带动通航产业向着更高水平加速迈进。

通航“热”变为产业“强”

创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如今,通用航空产业已成为一个热词。2018年,全省通用航空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通用航空产业热度十足。今年3月20日,随着四川西华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架赛斯纳208B型飞机平稳降落在自贡凤鸣通用机场,四川首条短途运输航线“自贡—成都”航线验证飞行成功,对自贡构建完善短途运输和支线货运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因为机型小、距离短,具有高效快捷的运输特点,市场被普遍看好,该航线正式投入运营后,将根据地方政府和市场的需求,实现人流、物流的运输,单程可运输8-9人,物流运输一般会选择需要快捷送达的货物。

如何把通航“热”变为产业“强”,是下一阶段自贡的重要任务。

顶层突破,正有序展开,不少通航企业期待能依托顶层突破,开发更多大众化消费市场,撬动通航产业发展,搭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交流和展示平台。

未来,自贡将在通航作业、航空旅游、应急救援、体验飞行等方面探索试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同时,自贡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集聚资源、市场、人才、技术,以大开放推动大转型、促进大发展。12月21日,自贡将举办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暨投资促进会等交流活动,为通航产业发展搭建交流和展示平台。

明年,自贡将抓好项目招引,突出产业培育,组织或参与招商活动5次以上,对接企业100家以上,新落地项目20个。其中,投产项目达10个以上,推进泛美派珀飞机、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5G应用示范基地等项目签约,跟进广州亿航等企业,促进朗星、江汉众力、华诚科技等项目落地,推进中电科特飞项目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腾凤无人机、中双实业、百特尔147飞机维修等项目投产,无人机综合实验基地挂牌和顺丰、中航油等项目开工建设。

为突破性发展通航产业、建设航空产业园,自贡从政策措施方面全力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集中集约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充分授予园区权限、优化目标考核办法、创新人事制度管理、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加大园区财力保障、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等九方面“发力”,把自贡航空产业园作为全市发展通航产业的主要平台,让产业集聚、资源集聚、人才集聚,支持自贡航空产业园创建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级经开区。

具体而言,自贡支持凤鸣通用机场完善飞行服务、固定运营、飞机维修等通用航空配套设施,对新取得中国民用航空通用航空器整机、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市内航空企业,对新认定的本市企业研发生产的航空类首台套设备给予奖励。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在自贡设立基地、建设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鼓励建设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无人机运营基地,鼓励通航企业开展应急救援、医疗卫生、抢险救灾等公益性通航服务。

自贡提出,要加大通用航空产业支持力度,包括加快构建通用航空网络,培育通航制造企业、运营企业,培育通航特色文化,支持通航企业创新,鼓励通航企业投资等重要方面,内容主要涉及积极推进富顺、荣县通用机场及市内起降点建设,构建市内外通用航空网络。

通过办展办会培育特色通航文化。对举办通航展会、专业论坛、人才推介、产业政策咨询、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航空展览会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支持通航运营与地方旅游资源、特色体育运动结合,通过飞行俱乐部、飞行营地等载体增强低空体验,打造特色通航旅游及特色体育赛事。打造航空航天科普基地,重点突出通航教育、科普、体验和互动,培养航空文化。突出通航特色,引入市场主体,高品质打造通航特色小镇。

为此,《意见》明确增加财政专项资金规模。自贡继续在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0年将达到40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自贡通航产业正“展翅高飞”,一飞冲天,力争到2021年,自贡实现航空制造业及航空运营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在全省航空与燃机产业“1+3”发展格局中发挥先行作用。

新闻推荐

富顺法院悬赏1万寻找“老赖”

本报讯(王晓丽王大平记者郭建民)12日,富顺县法院发布第二期执行悬赏公告,凡向该院举报被执行人肖智刚、李建平、张长敏准...

富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