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缸窑“土陶技艺”
取泥 晾坯 做坯 上釉 成品陶 装窑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另一名摄影爱好者走进了西昌缸窑土陶厂。满园的陶罐、坛子告诉我们,这里在正常生产。进入生产车间后,发现有两个忙碌的身影掩映在众多未烧制的土陶半成品中间。在与他们的聊天中还了解到,这个厂共有三人,21世纪初,他们携家属由四川自贡富顺来到西昌,由其中一个叫李和明的人向西昌二中(原西昌二中的校办工厂)承包了这个厂子。三人在来之前,也是以制陶为生。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故吧,三个制陶艺人就在西昌这个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烧窑制缸之地——缸窑村扎下了根。
作为西昌人我们大概都知道缸窑村至今仍留有的窑群遗址,以及这里的陶土石头少、密度好、泥质好的自然条件,证明西昌缸窑曾经有烧窑制缸的历史传统,由此才派生出“天下第一缸”的传说。通过与李和明的交流,笔者了解到,缸窑的土陶制作技艺从明清时期就发展起来了,但明清的烧窑工匠人群及技艺后来逐渐消失,没能得以保留和传承。现今缸窑的汉族土陶制作技艺主要师承四川自贡富顺县安溪镇的龙窑烧窑传统技艺,安溪镇的龙窑虽不再是西昌缸窑的明清技艺,但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来到西昌传承发展,目前在缸窑村烧窑制缸的李和明就是第三代传人。可以这样说,李和明们携龙窑烧窑技艺,拥西昌缸窑的地脉,再揉“天下第一缸”的历史典故,使得西昌“天下第一缸”这个风景旅游品牌有了落脚点。正因为如此,西昌缸窑土陶制作技艺,作为“西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李和明等向西昌市政府递交了申报,并于2019年8月获得批准。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海南乡和缸窑村的鼎力支持。
李和明是个有头脑的聪明人,到西昌近20年,带领两个合伙人,不但生产老百姓日常生活所用的坛坛罐罐,其生产的土陶产品还作为装饰品被“阿斯牛牛”等商家布置在庭院、堂舍的显眼位置,以及高枧乡“荷花节”、西昌缸窑“天下第一缸”景点等一些大型活动场所。2019年西昌火把节期间,在海河天街举办的大型活动现场,李和明作为非遗传承人,一展自己的制陶技艺,现场气氛还很热烈。
据李和明介绍,下一步他打算由目前以生产生活用品为主,上升到以开发更具产品价值的工艺品为主,更大程度上赋予自己的制陶技艺新的内涵。文/图尧雄伟
新闻推荐
兴隆镇“我和我的祖国"文艺巡演(记者曾鹏程)特殊的历史时刻,赋予了这个国庆节不一样的历史内涵,举国上下沉浸在喜...
富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