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我对您说

华西都市报 2019-10-01 04:58 大字

刘争平何镜堂张大生马利民褚宏生李昌平宋英杰黄显培蒋意珏陈静瑜民生巨变 人民之福

衣着从“黑蓝灰”到“个性化”,饮食从“吃饱肚子”到“吃出健康”,居住从“狭窄蜗居”到“优质社区”,出行从“行路难”到“四通八达”……回首70年壮丽征程,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领域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70载风雨、70年家国,民生巨变的背后,刻印着一代代奋斗者的足印。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也用最直接、最可感、最可信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国大地、充分反映人民意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青藏铁路冻土专家刘争平

“4到5年以后,青藏铁路就能跑低速动车,时速160公里左右,坐上动车去拉萨,不再是梦。”

青藏铁路已开通13年,它是70年来中国交通大飞跃里优美的“一横”,从西宁画到格尔木,再到拉萨。

很难想象,若没有攻克冻土这一“世界级难题”,火车或许不大可能开到拉萨。正是经过冻土专家刘争平团队以及前辈们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才让青藏铁路从图纸变成现实。

而关于冻土问题的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已经开始了。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但格尔木到拉萨,因为攻克不了冻土问题,无法再继续往前修建。自2000年开始,刘争平走上青藏铁路勘察建设一线,带领技术团队,综合前人的智慧,再结合一线建设,总结出了两种应对冻土的有效办法。

目前,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在研究,刘争平说,“4到5年以后,青藏铁路就能跑低速动车,时速160公里左右,坐上动车去拉萨,不再是梦。”

“中国馆之父”何镜堂

“假如一个馆设计出来放到美国也行,放到巴黎也行……显然不是中国馆追求的。我们要的就是,一看,中国的。”

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深圳科学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些建筑成就了何镜堂的人生,也紧密地记录着激荡向前的中国。

“中国馆之父”,这是何镜堂最显著的标签。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主持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时已年近七旬。何镜堂将中国馆的主题定为“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它必须表达热烈欢腾、雍容大度的泱泱大国气概。层层评选,“东方之冠”从344个方案中脱颖而出——它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宛如“华冠高崇”。它整合了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传承经纬网络和中国架构的神韵,象征昂扬热烈的中国精神。

从中标那一天,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中国馆副总建筑师倪阳回应,这个方案的成功并不代表它一定是最好的,但它是最切题的。

“天中麦客”张大生

“想发财,跟我来。跟我干,一季最少挣3万!”“别人越相信你,那么你就越有底气。”

“吃不愁,穿不愁,开着收割机去旅游。”这是河南驻马店老百姓的一句顺口溜。而“开着收割机去旅游”的人,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天中麦客。

张大生是“麦客”的领头人。出生于1963年的他,20岁参军,26岁下海经商。一心想跳出“农门”的他,却又在2002年率先组织农机跨区作业队,回到了“农门”。

十几年来,张大生的农机车队,多次远赴黑龙江、四川、海南、湖北、广西等地从事跨区收割作业,累计跨区收割1000余万亩农作物,打响了“天中麦客收获中国”的品牌。

现在,张大生的作业队除了每年五月份要收割小麦外,到了8月份,还会兵分三路,一路北上内蒙古收小麦,一路南下汉中平原收水稻,一路又挺进东北收玉米。“服务领域扩大了,我们的服务链条才能拉得更长。”他说。

中华第一面推动者马利民

“这碗面,有肉,有汤,有面,简单快捷,方便实惠,是跟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快餐。”

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

甘肃兰州,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以上的牛肉面。1999年,它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年营业额约800多亿,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产业。

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是兰州牛肉面从名不见经传到扬名中国餐桌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上世纪80年代,马利民开始进入牛肉面行业,“地道的牛肉面,牛肉要烂,汤要清,面要筋道。”马利民深谙兰州牛肉面的精髓,汤怎么熬?肉怎么煮?萝卜怎么切?面条怎么拉?汤怎么浇?他掌握了其中的全部技巧。

目前,兰州牛肉面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落户美国、俄罗斯、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顾四十余年从业经历,马利民不无感慨:“当初参加这个工作是因为喜欢,此后就对这碗牛肉面有了不解之缘。我们会发挥工匠精神,把每一碗面做精、做细、做好。”

嫡传弟子忆上海老裁缝褚宏生

褚宏生曾说:“我相信旗袍一直在被改造,它永远是新鲜的,与时尚接轨的。”

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最能体现东方女子的韵味。被誉为“上海滩最后的百年旗袍大师”褚宏生,一辈子做过的旗袍,多达数千件,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

褚宏生之所以有名,和曾经的当红电影女星胡蝶有关系。一天,胡蝶拿着一块法国进口的蕾丝布料找到褚宏生,要求做一件比较新式的旗袍。褚宏生将细腻的蕾丝与传统工艺融合,凭着娴熟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为胡蝶打造了一件轰动上海滩的蕾丝旗袍。

1963年,王光美跟随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她着一袭白色旗袍,端庄华贵,气质优雅,为中国外交赢得了喝彩。王光美的这身旗袍,正是出自褚宏生之手。

周朱光是褚宏生的嫡传弟子,他曾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中这样评价师父:“他非常非常纯粹,他脑子里只有旗袍,他就是为了旗袍而生的。”

“给总理写信的人”李昌平

“我不是什么三农专家,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应该说实话。”

19年前,身为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了一封信,引发了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改革”。而信中那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了最犀利的一笔。

世纪之交,中国的农产品供应,一改过去长期短缺的状态,农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农村要收各种名目的税,真正落到农民手中的钱并不多。李昌平一番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心里话写成将近4000字的长信,寄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手中。

一封信,仿佛打开了一扇窗。之后,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工作,在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被废止,渐渐地,农民增收步入快车道,农村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中国进入到了乡村复兴时期。

现在,李昌平的“试验田”在河南信阳的郝堂村,他说:“我还是想做三农相关的事情,当‘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个小小齿轮。”

“气象先生”宋英杰

“初雪如同初恋,预见不如遇见。”“冷空气纵然跨越万水千山,降温依然与我无关。”

电视媒体时代,说到天气预报,人们脑海里最易出现的人,就是被称为“气象先生”的宋英杰。这个来自东北的“个性暖男”,对着中国地图“指点江山”,以其层出不穷的金句征服了全国观众。他在央视开创的这一全新天气预报模式,让高端大气的气象知识入脑入心,成了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上升难;深秋的气温像工资,没降就算涨了钱”。在节目中,宋英杰金句频出。“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这是宋英杰给自己设定的预报标准。在他看来,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式地背诵公报,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观众聊“天”。

如今的天气预报,早已告别气象部门单向发布,进入社会互动式传播时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不再是大家获取天气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宋英杰说:“大家有了更便捷的渠道了解天气,这是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情,说明我们在进步。”

成昆铁路筑路人黄显培

“就算是放在现在,机械化程度如此高的情况下,成昆铁路也是了不起的工程。”

联合国总部,陈列着三样特别的礼物——来自中国的成昆铁路象牙雕刻艺术品;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的月球岩石;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它们代表了人类20世纪创造的三项最伟大的杰作。

成昆铁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段传奇。在外国专家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30万人劈山架桥,用血肉、理想和信念,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筑成了一道钢铁大动脉。

黄显培,自贡富顺人。1965年,他跟随中铁二局10处从贵昆线转战成昆线,负责在凉山州喜德县附近建铁道线。“那时的机械设备非常简陋。”他回忆,当年挖一个普通的隧道,要两个人抱一台风钻机,整队人一月推进一百米都是非常难的事。他的一位开“蹦蹦车”的工友,在回家结婚的前一天牺牲在工地上,人们在他的兜里发现了请假条……黄显培清楚地记得,当成昆线首车开行时,他在哈斯洛大桥桥头上站得笔直,泪流满面。

“这就是我们铁道线上的青春,有汗水、有欢笑、有血、有泪,那段时间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他说。

成都高新电网“女掌门”蒋意珏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参加各种时髦的‘会’,但恐怕绝对没听过一个‘分电大会’。”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人的梦想。不管是点着煤油灯的乡村,还是经常断电的城镇,人们对电的渴望显得十分迫切。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腾飞,这种期盼已成为现实,城市里璀璨夺目的霓虹灯,家里越来越多的电器,就是最好的佐证。电,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民生巨变的重要基石。

经过近30年的奋斗,蒋意珏成长为成都城南片区电网的“女掌门”。她经历过“分电大会”:各单位为了抢一点电,曾争得面红耳赤;也见证了成都乃至全川输电“天路”的建设……

用电量,向来被认为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1978年,成都全市用电量还不足20亿千瓦时,到2018年用电量达到637.41亿千瓦时,这是1978年用电量的30多倍。而蒋意珏掌舵的国网成都高新供电公司,所辖区域的用电量就超过百亿大关。

“5G时代就要来了,如何为智能生活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这是我最关心的。”蒋意珏说。

中国开展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

“我希望能尽快把技术推广出去,造福中国的病人。”

2002年9月,以陈静瑜为首的无锡市肺移植中心成功完成了国内第1例单肺移植治疗肺气肿,由此开创了我国肺移植工作的新局面。

作为中国“肺移植第一人”,几十年来,陈静瑜见证和推动了这个领域发展。

一直以来,肺移植患者的存活率极低。2001年,陈静瑜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多伦多总院学习肺移植技术,次年学成归国。当时已经39岁的陈静瑜,组建了肺移植团队,在成功做了几十头猪的动物实验后,2002年9月28日完成了国内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手术,让人欣慰的是,该病人长期存活。这例手术,给了陈静瑜团队很大的鼓舞,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希望得到陈静瑜的救治。

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全国共完成了403例肺移植手术,陈静瑜团队就完成了257例,占全国肺移植手术的六成。

“我希望能尽快把技术推广出去,造福中国的病人,尤其是经过17年的努力,我们无锡团队已经积累了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肺移植经验,更加值得在同道中推广使用。”陈静瑜说。

新闻推荐

自贡市富顺县:千年古县乘风破浪舞翩跹

退休干部邓佑云,是土生土长的自贡市富顺县人。数十年如一日,他走遍全县的山山水水,记录了富顺发展变化的无数影像。“这些照...

富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富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