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电影《抓壮丁》富顺人演活“王保长”
“现在而今眼目下打抗战”“我那个钱是水凼凼头的月亮,看得见拿不出来”……这是电影《抓壮丁》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抓壮丁》,一经公映,风靡大江南北。陈戈集该剧编、导、演于一身,因饰演“王保长”形神具备、惟妙惟肖而享誉全国,其实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顺人。,编导电影《抓壮丁》富顺人演活“王保长”。
1916年,陈戈出生在富顺县(今大安区)团结镇土柱村一个殷实家庭。1934年考入成都大同电影学校学习表演,但后来学校停办,他又去重庆参加西南话剧社。1937年抗战爆发,陈戈参加联合抗战宣传演出,赶排演出了《保卫卢沟桥》《抗战》等剧。
1938年,他带剧队到川西北演出,当他奔走于各地时,发现四川方言极富特色,方言的表达又使各地人物性情表现充分而各具特点。尤其是各地经常出现的保长形象,一想到他们用方言说话的神态,陈戈就忍俊不禁,于是,他萌生了以四川方言写一部“保长戏”的念头。
当时大西南成为战时兵源、财源、粮源的重要补给基地,保长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壮丁。陈戈就将保长这个主要角色放在抓壮丁的大背景下展开人物和戏剧的矛盾冲突。
为了写好、演好保长,陈戈在各地巡演中就更注意观察保长们的言谈举止、衣着性情,同时注意各地方言的共性和个性,“王保长”这个角色在陈戈心中完全树立起来,他随便学几段各地保长的神情语言,就能使队员们笑得前仰后合。不久,他便将四川方言剧《抓壮丁》写了出来。
由于剧中人物全部有生活原型又经过艺术加工,剧情贴近百姓生活,一经排练演出,好评如潮。
本报记者 秦勇 整理
富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