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 一座城 百般味

达州晚报 2019-05-07 10:07 大字

4月18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2018年度四川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在召开,借此机会,近百位编辑记者和这座千年古城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从视觉到舌尖到身心皆酣畅淋漓地“品尝”了富顺特有的滋味。

富顺

有一种花叫豆花儿

来到这座城市之前,对我这个好吃嘴而言,最具诱惑力的无疑就是久负盛名的“富顺豆花”了。

关于富顺豆花的起源,有一段可以追溯远久的历史和一个有趣的传说:三国时期,由于当时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有一口“盐量最多”的富顺盐井,加上适宜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豆腐流传到了富顺后备受欢迎。此后,由于发达的产盐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富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自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气异常旺盛,豆腐食品需求量自然显著上升。发展到民国时期,一天,一位来富顺贩盐的商人来到当地有名的朱氏餐馆,由于实在没有耐心等待,就跑到厨房催厨子快点把自己点的炒豆腐端上桌来,当他看见那还没成型的豆腐正热气腾腾地在锅内慢悠悠煮着的时候,便要求朱氏餐馆的店主将此“嫩豆腐”卖给他。没有充分凝固,当然就不能煎炒,于是,老先生就吩咐厨子备辣椒水让这位客人蘸着下饭。可是不仅没感到难吃,相反,他还觉得这样吃起来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老先生受此启发,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豆花的鲜嫩程度,蘸水的配方以及最适合配豆花的米饭。后来,便有了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的“富顺豆花”,并成为川菜里的一个经典招牌菜。

只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一座充满豆花芳香的千年古城,每一家豆花店里都很难见到豆花制作的真实过程,每次落座,目光所及的就是一碗洁白如雪、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清香宜人的豆花和一小碟麻辣香鲜甜俱备的蘸水。虽未亲见富顺豆花制作的庐山真面目,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在富顺几乎顿顿都有豆花在眼前“绽放”,在胃里“留香”,也算是实实在在过足了豆花瘾。

有一座庙叫文庙

文庙即孔庙,是古代供奉和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庙宇。据史料记载,中国曾有1800多座文庙,然而现保存完整的仅有29座。其中,富顺文庙以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内蕴,雄阔恢弘的建筑群落,精湛绝伦的绘画雕刻艺术于1980年7月、2001年6月先后成为四川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南方文庙之首”。

富顺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经宋、元、明、清21次修缮改建,最后一次维修为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富顺文庙的格局跟全国绝大多数文庙一样,仿山东曲阜孔庙的样板而建,即通过“数仞宫墙”左右的“礼门”、“义路”或两旁的“圣域”、“贤关”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泮池”,跨过横卧泮池上的“状元桥”,是一座石坊建筑“棂星门”,经过棂星门进入建筑群的第一个院落,正面是“大成门”;从大成门再往里走,便是建筑群的第二个院落,正面是整个建筑群的主殿“大成殿”,大成殿前有一个举办祭孔活动的月台;绕过大成殿,进入第三个院落,正面是“崇圣祠”,再往里走就是最后一座建筑“敬一亭”了。

在参观富顺文庙时,导游解说到文庙“五绝”时,让我们颇感兴趣:一是棂星门由3组石坊组成,中间一组石柱高达22.65米,为各地文庙所罕见;二是大成殿面积532平方米,共用大圆柱50根,殿高30米,整个梁枋、檐板都是精雕的龙凤麟狮、虫鱼花鸟;三是孔子石刻像奇。此像不着冕旒,线条简洁明朗,衣着飘逸自然、形象逼真,乃稀世珍品;四是龙的世界。文庙内有大大小小各具形态的雕龙300多条,有浮腾在20余米高空的巨龙,有蜿蜒于泮池“状元桥”上的九龙,大成殿屋脊上有飞龙;五是崇圣祠上裸体男陶人之“谜”。在1986年翻修富顺文庙崇圣祠屋面时,发现正脊梁三重琉璃亭塔式宝鼎中有一尊古铜色裸体男陶像,其身高25厘米,肩宽10厘米,右手向上举过头顶,左手自然垂下,五官清晰,下身男性特征明显,制作细腻,造型生动。在庄严肃穆的文庙建筑正脊上发现裸体塑像,属中外文庙首次发现,为何安制其上?众说纷纭,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文庙历经近千年岁月的洗礼,于无声处透出一股

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在文庙青石台阶上安坐小憩之时,回味着文庙的历史,想着被富顺人引以为豪的“才子之乡”之美誉定然是和这文庙有所关联的。崇尚文化,热爱教育,爱好学习读书的良好风气浸润着这片土地,于是有了“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锋、“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四川报业第一人”宋育人等先贤名人,人才辈出也自然不足为奇了。

有一座古镇叫赵化

“富顺井盐远销荆楚,赵化得地利之便,遽尔为重镇。兹其时也,舟车辐辏,联樯似阵;商贾麇集,挥袂如云。瓦屋鳞次,破空市声喧喧;街巷纵横,沸天歌吹盈盈。民谣有曰:千年银富顺,半在赵化城。”古老的沱江驮起了一座古老的城镇,千百年来,古镇的人们枕江而居,与水为邻;场镇街道依江而筑,桥梁越水而生。青石铺就的甬道古巷,青瓦白墙的川南民居,江上自在漂游的唱晚渔舟……2010年,赵化古镇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要把这赵化古镇好好转一圈的话,内容很丰富哦,就看你们脚杆儿软不软了哈!”一位赵化镇当地居民和我聊起了赵化镇的一庙、一居、一碑、一馆、一井、一铺、一冢、两校、四巷、六码头、七街:一庙,罗汉寺;一居,西街上刘光第故居;一碑,戊戌年(1898年)水位碑;一井,千年古井;一馆,两湖会馆;一铺,“顿邱世第”古当铺;一冢,普安寨下刘光第的衣冠冢;两校,刘光第读书的明月楼和赵化中学;四巷,米市巷、肖家巷、文昌巷和丝绸巷;六码头,有正码头、中渡口、肖家、沙湾、观音岩、永济桥六处水码头;七街,生产街、西街、河街、正街、新华街、半边街和万寿街。这些街巷绝大部分由青石板铺就,房屋多是一楼一底,椽架结构,青瓦盖顶,古色古香,保持了明清历史风貌。

当然了,时间有限,无法把古镇的风貌一一领略,但是,刘光弟故居是赵化最为响亮的一张名片,所以,我到了古镇后在刘光弟故居驻足的时间自然是最久的。

刘光第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于1859年在赵化出生。家贫,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敬业勤慎,政绩甚佳。其见国难当头,常自忧虑,思救国救民之策。1898年,政变发生,刘光弟等人于9月28日被杀害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刘光第死后,其灵枢运回家乡赵化,家乡人民家家执香祭奠,人人戴孝痛哭。从全省各地赶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在那样的时代下,一个小镇的百姓能这样自发地为刘光第举行盛大的追悼会,敢说敢言,既是四川近代史上的壮举,也充分表明家乡人民对刘光第的尊敬与厚爱。

……

在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数百项重大科研成果让我们震撼不已;在远大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一瓶瓶色香味俱佳的香辣酱让我们口舌生香;在红谷皮具产业园,红谷集团董事长邓申伟的创业故事和感恩桑梓的大爱情怀让我们感怀万分。美景养眼,美食养胃,美事养心,可惜行程匆匆,还没来得及去品味“红荷映日绿柳迎风物象柳枝明镜底;水绕三亭桥连九曲游人皆入图画中”的富顺西湖,满目苍翠的天然氧吧青山岭以及风光秀美、逶迤奇幻的五条沟,留下些许遗憾。不过,这遗憾不正是我们期待下次再去这焕发出无穷魅力和希望之光的千年古城最好的理由么?!□郝良

新闻推荐

才子引墨 豆花写意 富顺“蘸”出千年情怀

富顺豆花搭配蘸水媒体记者参观采风富顺文庙采风光第公园豆花蘸水富顺香辣酱远销海内外赵化古镇的街巷■记者魏玉婷文...

富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富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