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引墨豆花味长富顺:“蘸”出千年情怀

三江都市报 2019-05-06 07:37 大字

富顺豆花飘香赵化古镇的街巷豆花蘸水富顺香辣酱生产线媒体记者在富顺文庙采风这里的人们,蘸墨也蘸酱,就如同这座古城,悠久而质朴。

曾经,富顺是井盐之源,制盐历史远溯西汉,曾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四川,被誉为“银富顺”;如今,富顺因富顺豆花享誉全国,因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成为“千年古县”和“才子之乡”。

地处川南的自贡市富顺县,犹如一位低调的长者,“接地气”却难掩文人气质,生活中处处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却又深藏“诗和远方”。近日,全川媒体采风团走进富顺,开启了这场“千年之约”,寻找跳跃在味蕾之上、飘荡在思绪之外的时空体验。

一碗豆花的美食哲学

一提起富顺,相信很多人的味蕾会比大脑识别得快。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富顺豆花,早已让人们把富顺这个地名变成了美食本身的一部分。近日,记者走在富顺的大街小巷,看到豆花小店随处可见,就如同乐山的豆腐脑、跷脚牛肉一般寻常。富顺当地人用自己的日常生活,平凡而恒久地传承着富顺豆花悠久的历史文化。

最初(三国时期),由于当时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有一口“盐量最多”的盐井,加上适宜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豆腐流传到了富顺后大受欢迎。此后,由于发达的产盐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富顺人气异常旺盛,豆腐食品需求量自然显著上升。

在富顺,因为盐的生产和交易,孕育了独特的盐帮文化和独具风味的盐帮菜系,而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交融,也诞生了不同的特色美食,最具代表的便是流传至今的富顺豆花。

据当地人介绍,富顺豆花是用数千年制盐工艺的副产品,即人们俗称的“胆水”点制而成。“胆水”点出来的豆花绵软白净、清香悠长。富顺豆花的配方、制作、历史渊源都有独特之处,制作工艺已于2009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富顺人眼里,富顺豆花的秘诀,除了“胆水”,更为重要的还有独具特色的豆花蘸水。“如果说,井盐是豆花兴盛之源,那蘸水便是豆花之味。”一说起豆花蘸水,同行的富顺媒体人钟涛便打开了话匣子:“这种蘸水用的辣椒叫糍粑辣椒,要先将干辣椒用开水适度烫过,然后捣碎,就像糍粑一样,再用热油加上适量花椒淋到辣椒上,最后按比例加入酱油和香料调和,这样制成的豆花蘸水,其味香浓,口感极佳。”

软糯嫩绵的豆花蘸着这麻辣鲜香的蘸水下饭,着实让人回味悠长,故有“富顺豆花味道长,吃下一口永难忘”的赞语。

为更好地突出麻辣鲜香的特色味道,开拓并丰富豆花蘸水的用途,富顺人还多次对豆花蘸水进行改良,运用传统工艺和秘制配方,研制开发出了一种高级川味复合调味品——香辣酱。记者了解到,富顺全县有豆花店100余家,豆花蘸水加工企业也多达10余家,富顺香辣酱和富顺豆花年销售额近3亿元。

在井盐历史文化的浸润下,豆花、豆花蘸水、香辣酱铸就了富顺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拼凑起了富顺独特的城市味道。

一位才子的传奇史诗

富顺县城以南38公里,坐落着一座千年古镇。

走进赵化古镇,你会看到简洁大方的清式木楼,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闲质朴,七街四巷、九宫庙、六码头、九口十八滩、古牌匾陈列室等,无声诉说着赵化镇建于宋、兴于明、盛于清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

1859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便出生于赵化镇西街22号。时光流转,如今刘光第故居仍完好地保存着一楼一底的木质小楼,屋内保留着竹编墙体、木板门墙和部分窗格、阁楼、裙板。当你触摸到这些文物时,那些故事仿佛从历史中走来,与你相遇。

赵化镇至今还保留着刘光第考取进士前生活和学习的很多场所。位于赵化镇桂香池边的明月楼是刘光第儿时读书的私塾,二层木质小楼旁,数棵桂树依稀斜立,月光映入小楼,将明月楼映照如昼。而晚晴书屋则是一座典型的川南民居,穿木结构的小屋被丛丛密竹所包围,小小的院落里曾留下刘光第“变法图强,凛然大义”的身影。

而今为了缅怀刘光第,当地修建了占地面积约6公顷的光第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花开正好,亭台楼阁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人的史诗。

自古以来,富顺文风开化,人杰地灵。作为全国保存完整的29座孔庙之一,富顺文庙曾经是无数才子读书求仕之地。通过宫墙左右的礼门、义路或两旁的圣域、贤关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泮池,泮池上架桥3座,中为状元桥,左右便桥为祭祀过道。当时如果富顺有谁能鱼跃龙门,就可以从状元桥上走过。

富顺文庙藏千年文蕴,人才辈出的富顺,曾考中进士238名、举人807名,著名人物有“景泰十大才子”之首的晏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革命烈士江竹筠等,故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

一个千年古县的繁荣延续

在富顺,有一家收藏味道的香辣酱展览馆,常年为游人展示豆花蘸水和香辣酱如何从优质原料淬炼成香辣产品的过程。

据悉,在上世纪80年代,富顺县人民政府为解决农机站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办起了一个小作坊,成立了以生产豆花蘸水为主的美乐食品厂。美乐作为富顺豆花蘸水的最早生产企业,依托地方特色美食,从此开启了“富顺豆花蘸水”飘香扬名之路,也奠定了豆花蘸水作为单独的产品进行市场化营销的新模式。

“我们公司是以辣椒、花椒等农产品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专业生产以香辣酱为主的系列复合调味品,属于国家重点鼓励类产业。”四川省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不仅销量连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具有强劲的发展潜能,还是“富顺豆花蘸水”“富顺香辣酱”地方标准的制定单位。

2016年,以美乐为代表的富顺香辣酱以62.31亿元上榜国家品牌价值榜。2018年,富顺香辣酱位居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58位,成为富顺县对外宣传的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富顺香辣酱产业逐步成为富顺农产品加工类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富顺现有规模化香辣酱生产企业达11家,年总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达15亿元,解决就业1400多人,涌现出“美乐”蜀佳”等知名品牌。

当前,富顺县委、县政府正依托“富顺香辣酱”区域品牌优势,坚持以“创一个品牌、兴一批企业、带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工业发展思路,推进地方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活跃经济的,不仅是美食。随着一瓶瓶装满正宗富顺味道的香辣酱远销海内外,来自红谷实业公司的一个个纯手工打造的“御匠”品牌包包也受到国际关注;来自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研发、生产、加工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产品,更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煤炭、纺织和机械等领域……

产业兴旺,美誉延续,富顺这座千年古县正焕发生机,华丽变身为充满活力的希望之城。

记者  魏玉婷  文/图

新闻推荐

富顺县:“再回首”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消费质量报讯(记者欧月宾)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富顺县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大排...

富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