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釜溪河上的“撵滩”往事

四川日报 2016-04-18 00:12 大字

被自贡人尊崇为“母亲河”的釜溪河,曾叫做盐井河,河长190公里,大大小小的滩至少有六七十个。其中,最长最险的要算位处中游的沿滩,“撵滩”正是发源于此。

千百年来,盐井河都是自贡井盐水运的大动脉。特别是在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后,华东一带经济社会受创严重,海盐产销萧条,清政府敕令“川盐济楚”。“川盐济楚”客观上促进了自贡井盐生产、经营的大发展,但盐井河运载的负荷也随之成倍加重。其时,在沿滩等候“撵滩”的上、下船只“摩肩接踵”,船只巴不得能早点过滩,于是恶意争先的举动屡屡发生。

晚清名臣、四川总督丁宝桢曾亲临自贡井灶现场视察和到沿滩探究 “撵滩”实况。为充盈四川财政极力改良盐政,他责成富顺县衙出示公告,限期整治沿滩“撵滩”中存在的弊端,以求社会稳定和尽量减少盐运地方财政收入损失。

富顺县衙接令后随即制定了沿滩“撵滩”的规矩,即过往沿滩的船只,都必须按农历单、双日子或上或下。同时,成立了官办民助的“撵滩公所”,专门负责管理船只过滩事宜。“撵滩公所”招募深谙沿滩水性的“放滩匠”负责船只下滩安危;拼凑身强力壮的汉子组成“纤夫帮”,专事船只上滩时的拉纤劳作。

县衙制定的“撵滩”法规严厉而又赏罚分明,在当时老百姓的眼里等同 “王法”。其中规定,有意违规肇事者,除吊销过滩执照外,还将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没收其船产变卖充公。而对恪守规矩的船民,岁末年终就会发给少许银两,以示奖励。

彼时的新政也催生了新的职业,有百姓就谋得了放滩匠和纤夫一职,并因此衍生了不少习俗。例如,放滩匠们和“纤夫帮”每年四月初八前都要“祭滩”,备足三牲酒醴、果馔瓜肴并焚香秉烛向镇江王爷敬献虔诚,以求神灵保佑。

当船只下行过滩时,放滩匠绷紧神经站立船头,手握一根两丈多长的篙竿,当船行至湍流急处,放滩匠就敏捷地将篙竿往礁石上用力一点,船即躲过斗大漩涡,向下游急速奔去。上行船只过滩,则全靠纤夫拉行,几十名或上百名纤夫共同臂负着一根几十丈长的竹编纤绳,鼓劲号子此起彼伏回响在沿滩四野。

放滩匠和纤夫常年保持在万人以上,由于他们在沿滩上拼搏,带动了沿滩市井的发展,促进了沿滩场镇服务业的繁荣,使沿滩跻身于富顺县“四大镇”行列。

黄兆华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整理

新闻推荐

四川抗震设防标准和精确性整体提高

6月1日起,全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实施5月12日,省地震局联合省政府法制办、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等多家单位,在成都市街头开展主题为“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的宣传活动。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第5...

富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