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前渔鼓声声 沂源最后的渔鼓艺人徐德云给村里古民居作代言

农村大众报 2020-10-15 14:45 大字

徐德云在古民居前。“太阳它出东还转东,那个同志们啊,庆和堂前你听我唱分明……”10月6日,82岁的沂源渔鼓艺人徐德云在悦庄镇踅庄村里的古民居庆和堂前开始了渔鼓说唱。

徐德云57年前开始学习渔鼓,他的渔鼓说唱生涯断断续续有55年的历史了。这次的说唱,是他为了给村里的庆和堂代言特意准备的。

村里的庆和堂是清末杜熙成兄弟五人的老宅,历经了160多年的风雨,虽然有些破败,但是古色古香的砖雕、青砖灰瓦的二层小楼依然神韵犹在。2012年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先这里还曾作为村委的办公室,村委办公室搬走后,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个古建筑,成了村支书宋尚全和村主任杜明德心头的一件大事。徐德云得知这事,就自告奋勇要为庆和堂代言,把这个古民居更好地宣传出去。

“简版敲,渔鼓点,张果老骑在驴上边。”这首民谣道出了渔鼓的由来,徐德云说:“张果老倒骑驴,手里拿的就是渔鼓,他是我们这行当的祖师爷。”渔鼓是全国26个曲种之一。相传它始自唐代道教的一种劝善方式,后来演变成历史小说、典故的载体,早年间颇受百姓喜欢,据统计,当时光是沂蒙老区就有3万左右的渔鼓艺人。徐德云当年是去临朐县寺头镇道沟村拜师许元明学艺,后来带着师傅赠送的鱼鼓回到沂源老家,在周边集市演出。他第一次登台献艺,就赢得了师傅和听众的高度评价和喜爱。不断的说唱过程中,他渐渐领悟了鼓书的各种说唱技巧。他还把要说的古书精通熟读,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完善,把故事说得声情并茂、淋漓尽致。一部全本杨家将,他能不紧不慢地讲上一年多,观众们听得也是如醉如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渔鼓迎来高光时刻,在十里八乡,听徐德云说书,成了那个时代人们业余生活的一大享受和期盼。徐德云说:“1979年之后,哪个集我也能唱30块钱的。在南麻集河滩里开山会,一人收2分钱,我一天能收50块钱……”他还先后被沂源县曲协、淄博市曲协吸收为会员,2019年,徐德云的渔鼓艺术还入选了淄博市级非遗项目。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电视等普及,渔鼓这门非遗技艺日渐凋零,如今在沂源只有徐德云一人能说唱渔鼓了。原先徐德云也带过徒弟,但是渔鼓这门技艺对学徒的要求很高,出路却越来越窄,后来他的徒弟放弃了说唱。“没法养家糊口,这徒弟也坚持不下去啊。”徐德云很无奈地说。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徐德云却没放下钻研自己的技艺。9月12日,村里举办葡萄节,老人创作了村里种植葡萄的唱词在台上说唱,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村委会主任杜明德对老人编撰的曲词十分赞赏:“那天你给村里编的渔鼓唱词太好了,把咱村里发展葡萄产业遇到的故事唱得明明白白,大家伙儿都听恣了。”

农村大众报记者唐峰

通讯员张琦宋军浩

新闻推荐

推普周活动 近日,沂源县新城路小学以

推普周活动近日,沂源县新城路小学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宣传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推普周活动,增强推广普通话...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