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银河,地上沂河 牛郎织女的沂源“传”
2010版《牛郎织女》邮票□ 本报记者 周学泽
8月25日上午,十三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暨“鹊桥会”在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开幕。
“天上银河,地上沂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集曲折离奇、缠绵悱恻于一体。小时候看严凤英和黄宗毅主演的《牛郎织女》,自此这个传说就在心中念念不忘,但那时不知道这个传说从我们山东区域就能找到“根据”。本届七夕情侣节暨“鹊桥会”举办期间,记者来到牛郎织女传说之乡——沂源县燕崖镇,现场体验到这一传说的魅力。
燕崖传说现场
沂源牛郎织女景区位于沂源县东南部,距沂源县城约15公里,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因为夏季多雨,今年沂河上游的水势较旺,沂河就好像一条玉带,在大贤山附近盘绕了一下,然后继续南行。
织女洞所在的大贤山位于河西,牛郎庙和牛郎官庄位于河东,隔河相望。今年因为疫情,游人减少,景区前边的小路两边,不少牛郎官庄的村民、孩子在休息玩耍。
织女洞位于大贤山临河的峭崖上,即所谓的“燕子崖”,这也是当地“燕崖镇”名称的由来,洞口写着“织女仙洞”四个醒目的大字。织女洞依山凭势,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元,又名织女仙阁,它系二层楼阁式建筑,内陈设有织女等彩色塑像,二层左侧设有织女梳妆台与寝室,前面有一个上圆下方的窗户,如果临窗端坐,与牛郎隔河相望,正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郎织女爱情文化传承人解明泉老人介绍,传说中的牛郎名叫孙守义,因经常在外放牛,村民称他为放牛的小儿郎,后来就叫他“牛郎”。而牛郎官庄是个姓孙的单姓村,村民自认为是牛郎的后人,为了供奉祖先修建牛郎祖堂,进行一些祭祀活动,即现在的牛郎庙。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山东沂源、河南鲁山县、山西和顺县、湖北郧西、江苏太仓五地都说自己是牛郎织女传说地。2016年去世的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万鹏曾在2006年3月带学生在沂源县做了十几天的实地调查,他认为: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不能说是起源于哪个地方,只能说是在哪个地方流传得最早最广。经认真考察,李万鹏得出结论,沂源县应该算是牛郎织女传说文化的“主要流传地”。他的理由是,研究一个故事的起源,最重要的是找到传承关系,而沂源县的织女洞和牛郎庙建于唐宋时期,洞中立有历代石碑,较完整地记录了织女洞修建后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南宋石碑上面有牛郎织女传说的记载,这在全国差不多是最早的文字记载实物。
“牛郎织女”故事逐渐演化
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诗经·小雅·大东》:“维有天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仰望那高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毫光。只见那三足鼎立的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运转忙。虽然一天一夜七移运转忙,终归不能织成美丽的文章。再看那颗明亮亮的牵牛星,也不能像人间真牛拉车厢。
从释文来看,诗文借星的名称和运行抒发胸臆,手法上连拟人也算不上,“星是星,人是人”,没有人物,也没有故事。但因为这首诗最早将织女、牵牛二星放在了一起,并且“大东”在周王朝时横跨今临淄、曲阜一带,今天的沂源恰好位于其间,许多专家仍将这句诗作为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
至《古诗十九首》开始有了人物形象:“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虽仍为天上二星,但同时也成了“人”。《古诗十九首》至今也没有找到作者,一般认为是西汉或东汉时期的作品,诗作是受五言乐府诗影响而形成的我国最早的五言古诗,由南朝萧统编入《昭明文选》并总题为《古诗十九首》而得名。这首诗说明,至少在汉代,牛郎织女故事有了“简概”。
但《古诗十九首》所述人物形象和故事只是概括性的,牛郎织女故事成形,得益于东晋人干宝《搜神记》中的《田昆仑》和《毛衣女下凡》。
《田昆仑》的故事情节为:有个穷人叫田昆仑,一天,他看到地里水池中有三个美女在洗澡,跑去围观并偷了一件衣服。两个美女跑到岸边穿上仙衣飞走了,剩下一个没法飞走。仙女骗田昆仑说她愿意嫁给他,但需要穿上仙衣遮体才能出水。昆仑对天女曰:“娘子若索天衣者,终不可得矣,若非吾脱衫,与且盖形,得不?”最后仙女只好穿上他的衣服,做了他的妻子。田昆仑和他母亲把仙衣藏好,两年后仙女生子田章;之后,田昆仑去外地,天女想办法从婆婆那里骗出天衣飞走了,后来又回来接走了儿子田章。
《毛衣女下凡》的故事情节为:一位青年农民在稻田中看见六七个靓丽女子在一起,不知道她们原是鸟变的。他悄悄地匍匐前往窥探,拿到一件羽毛衣。其他女子发现后立刻披上羽毛衣飞走了,只有这个女子不能飞走,做了农民的妻子。后来,他们生了三个女儿,有一天,女主人公让女儿问爸爸,得知羽毛衣藏在稻堆下面,她找出来穿上就飞走了,不久又回来把女儿也接走了。
南朝梁武帝(464年-549年)时,殷芸(471年-529年)在《殷芸小说》里写下了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一个完整版本: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小说的意思是天帝允许织女嫁给牵牛郎后,上天的织衽业就此废弃,这让天帝感到恼怒,于是下令织女返回河东,只允许两人一年相会一次。这篇小说奠定了传说的叙事构架,此后,牛郎织女故事不断丰富各种细节,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
牛郎织女与沂源的“因缘”
8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来到活动现场。叶涛研究分析了大贤山各处留存的碑刻资料和原沂水孙氏家谱(燕崖过去属于沂水县),对沂源何以成为牛郎织女传说地,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从总结和梳理来看,牛郎织女与沂源结缘其实是“因缘际会”的结果。
叶涛的考证如下:大贤山上现存最早的碑刻是立于宋代元丰四年(1081年)的一块功德碑,此碑虽然现存于织女洞中,但从碑文中还看不出与织女有什么联系。大贤山上还存有一座金代石塔,石塔上面出现了金代泰和六年(1206年)的线刻人物像和文字题刻。题刻主要记述了大贤山道教的开山人物张道通的事迹。值得注意的是,金代泰和六年的碑刻文字中出现了张道通云游至大贤山,定居于织女崖的叙述:“乃游此地,谓人曰山名大贤,织女崖□,乃同徒众登眺巅峯,山清水秀,而乐居焉。”这里的“织女崖”,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与织女有关的记载。
今存于大贤山上的三通明代碑刻,为破解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和发展之谜提供了重要依据。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立于山顶玉皇阁的《重修迎仙观玉帝行祠记》,这样解释大贤山和迎仙观的来历:“所谓山之大贤者,因织女之称也;观之迎仙者,昔仙人所居也。”大贤山之贤人是织女,迎仙观之仙人是张道通。所谓织女之“贤”,强调的是作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女子的“贤惠”的品德。
理解沂源牛郎织女传说最重要的一段史料,出现在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的《沂水县重修织女洞重楼记》中。碑文中解释山洞命名的原因是“唐人闻个中扎扎机声,以故织女名”。这段文字还十分难得地透露出把织女和牛郎牵连在一起的机缘:时任知县在到访大贤山时,看到秀丽山水,生发出一段奇思妙想,他对主持道人大谈玄妙之理,讲什么神仙洞穴必须得“秘”、得“虚”,而道士呢,“守者会公意,即礼多方金粟展力为之,对面并起牛宫”。县太爷的一段谈玄,竟然引发了道人将织女洞和牛郎附会在一起的念头,并且立竿见影,马上付诸行动,第二年就在织女洞的对面、沂河的岸边建起了牛郎庙(牛宫),“于是乎,在天成象者,而在地成形矣”。
在沂源当地还流传着牛郎是牛郎官庄孙氏祖先的说法,牛郎官庄的出现、以及孙氏家族与牛郎之间的关系又该怎么理解呢?当道士于万历年间在织女洞对面沂河岸边修建“牛宫”之时,牛宫的周边是否有人居住、是否已有村庄呢?至今,还没有确凿史料能够证明当时那里已经有人定居或者已经有村庄存在。
定稿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沂水孙氏宗谱略》,为我们提供了牛郎官庄孙氏家族迁居此地的最初时间。据为谱书作序的孙家的外甥、民国时期山东省议会议员顾石涛考证:孙氏“居沂水牛郎官庄一支今已十余世,上推迁沂年岁,当在明代末叶”。至宗谱成书的民国年间,这支沂水孙氏已繁衍至十五世。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明代末叶孙氏家族迁居沂水、定居沂河岸边时,“牛宫”已于万历年间修建而成,村庄因位于牛宫附近,因而命名村庄为牛郎官庄。毫无疑问,牛郎官庄是因牛郎庙而命名的,其立村时间应晚于建庙的时间。
至于牛郎官庄孙氏家族与当地传说中牛郎的姓氏一致的原因,据李万鹏考证,在山东的地方戏中,有将牛郎冠以孙氏姓的。或许,正是受这种地方民间戏曲或其他我们还不知道的原因的影响,又由于孙氏当年迁来沂水定居在牛郎庙旁的历史巧合,使牛郎官庄的孙氏被人称作了牛郎的后代。
新闻推荐
区(县)排名单位得分1沂源县99.92文昌湖区99.23周村区98.54淄川区98.45高新区97.156临淄区97.017桓台县96.18高青县95.489...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