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筑巢引凤”到“借鸡生蛋” 产业振兴铺就小康路
□本报记者李可孝汤继文通讯员毕轶翔宋军浩
农民要脱贫,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长效保障。
省派沂源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多次调研、走访中发现,该县鲁村镇徐家庄片区的7个村,原先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只能依靠打工和种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片区内5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比不足5成,没有产业项目,没有经济来源,成为了片区人口流失最大的“痛处”。
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影响,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外出打工,如此一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成为了大家最大的愿望。
“筑巢引凤”栽好梧桐
做好“三篇文章”
2018年以来,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多方协调和积极争取下,沂源县鲁村镇千方百计招引外来资本投资兴产,做好土地流转、闲置资产盘活、高标准农田建设“三篇文章”,为企业“拎包入住”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先后有七河生物、楷源农业等多家企业入驻片区,蹚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的新路子。
谈及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时,刘家坡村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刘爱菊说:“在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下,我们村不到两年的时间,集体收入从0到20万元,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土里生金”夯实“一产”
拔掉贫困“根子”
沂源县是农业大县,发展壮大农业既是农民的愿望,也是必然要求。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到来后,迅速摸清群众意愿,坚持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方向,累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以伏巴梨、蜜桃等果蔬种植为主,发展智能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支撑的高效示范园区5个,为完善农业“新六产”链条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提及汇泉河食用菌养殖基地助力贫困户增收时,刘爱菊算了这样一笔账:“香菇基地项目流转我村37亩地,促进村集体增收22000元/年。同时,解决了10户贫困户就业问题,每户年均增收3万多元,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老树新芽”力促“二产”
延伸致富“里子”
随着“一产”的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配套成为解决销路问题的重要方式。
在服务队的统筹下,鲁村镇充分发挥“一产”规模化发展优势,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农资生产等企业入驻示范区,全力延伸农业生产上下游产业链条。通过盘活原徐家庄焦化厂和徐家庄供销社闲置资产,片区先后引进总投资2亿元的源河年产2000万菌棒加工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楷源农业果蔬和酱菜加工项目,实现原材料就近加工和农产“订单式”发展创收,形成“菌棒生产—香菇种植—香菇加工”的“一体化”发展链条,实现“老树”发“新芽”。
要说产业盘活人气,90后小伙刘思刚有话要说:“原本在莱芜打工,看到家乡的产业项目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离家近能照顾老人,而且每月多的时候能挣6000多元,平均下来也有4000元,我感觉真的是回来对了。”
“借鸡生蛋”聚力“三产”
扮靓振兴“面子”
随着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不断推进,现如今,如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脱贫增收成为重要课题。
沂源县鲁村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自然生态优势,依托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桃花岛龙子湖景区改扩建提升等6项重点工程,在石头房等“原汁原味”乡土风味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三生石代”特色民宿等景区,建成了李怀杰艺术馆、刘玉堂文学馆等展馆,谋划建设乡村振兴学院、龙子峪省级美丽乡村,全力推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通过‘订单化、链条式’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让老百姓‘种得好、销路畅、收益高’,也带动了片区贫困户的脱贫增收。”镇人大副主席陈峰说道。
产业越聚越多,人气越聚越旺。如今,沂河源田园综合体片区的产业项目正在加紧推进,60余名贫困户已然通过产业项目实现就业脱贫。
如今,在乡村片区内,无论是外出打工返乡回来的农民还是常年在家的村民谈论最多的话题,也从“种点啥能多挣点钱”变成了“我要到家门口的哪个厂子打工”。在刘家坡华盛果品现代农业园区里,记者看到,打工的村民正忙碌不绝,热闹的乡村描绘出一幅追梦奔小康的美好画卷。
新闻推荐
昔日“三慌慌”,今日致富忙。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红色资源作底 绘就小康画卷
□记者赵君杨淑栋报道图:昔日朱彦夫带领村民垦山造田,如今村民们在这里种起了果树。□记者赵君杨淑栋报道图:张家泉...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