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的“黑金”产业链

淄博日报 2020-06-13 01:28 大字

□本报记者张厚新通讯员宋军浩王俊

早上7点多,第一波游客走进了沂源县西里镇团员崮农场。一个黝黑的小伙子,热情地引导来客采摘熟透了的桑葚子。

小伙子名叫孙金虎,1993年出生,2018年退伍后,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了沂蒙山区里的老家。孙金虎告诉记者,2014年父亲刚开始经营眼前这块地时,仅有7亩大小,试种几种作物,长势都不是很好。从父亲手里接过来后,他通过多方考察,发现这类山地极宜种植桑葚子,于是从甘肃、浙江等地引进了10余个品种进行试种,发现种出来的桑葚子口感、糖度远远优于引进地,他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刨地、垒堰、栽树……两年下来,在500亩土地上,足足垒砌起了10000米的地堰。现在每逢周末,每天来采摘的人大约在1000人左右,仅葚果采摘收入一年达到了70万元。村里人笑称:小孙种出来的是纯纯的“黑金”。

桑葚子规模种植,仅仅是孙金虎返乡打造“黑金”产业链的开端。作为年轻的“新农人”,孙金虎善钻研、善经营、敢闯敢试,在尝到“种地”的甜头后,将发展的焦点迅速转移到了附加值更高的葚果“周边”加工上。在他看来,“新农人”的使命任务并不是一味遵循“老农人”的脚步,而是尝试走一条旁人没走过的道路。

2019年孙金虎购置了一整套茶叶烘干、炒香、包装设备,摸索开了桑叶茶加工。因为对桑叶质量要求高,每年产量仅在3000斤左右,一批茶叶还没炒出来,往往就被人预定了。桑葚果、桑叶茶、桑葚果汁、桑葚干、桑葚煎饼……在他埋头经营下,集农业种植、观光采摘、食宿体验于一体的桑葚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现在,孙金虎梦想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小山村全都带动起来,共同参与到自己的“黑金”产业中去。

新闻推荐

2020年5月全市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工作情况通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七大会战”进展情况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共出动清扫车9166台次,清理垃圾36.6万余立方...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