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只入刑!最严山蝎禁捕令背后 沂源县发文“三禁”野生沂蒙全蝎,记者实地探访蝎商之变
文/图半岛记者王永端
一周来,在淄博市沂源县城从事蝎子销售的刘文广,忙着将去年存留到今春的5斤野生沂蒙全蝎降价出售。3月20日,是当地官方规定的野生全蝎交易“大限”。
疫情之下的3月1日,沂源县相关部门联合发文,严禁猎捕、食用和出售野生沂蒙全蝎,猎捕超过20只将追究刑责。实则,这场“禁捕、禁售、禁食”监管风暴的背后,不光是官方主导下全民禁食野味之举,亦有沂蒙全蝎濒临灭种之忧。
数十年来,这种单体不足2克重的沂蒙全蝎历经民间零星捕捉和专业工具无度捕捉。时至今日,当“五毒之首”的全蝎在沂蒙山濒临灭种时,保种之声不绝于耳。
未来人工养殖蝎子或涨价
当淄博市沂源县自然资源局、沂源县森林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今春严厉打击采用掀、照等方式猎捕野生沂蒙全蝎的公告时,已在沂源县城从事蝎子出售生意达10余年之久的刘文广意识到,由政府主导的野生沂蒙全蝎“禁捕、禁售、禁食”风暴,真要开始了。
“公告里面提到了3月20日前,销售野生沂蒙全蝎的业户将所有沂蒙野生全蝎处理完毕。”刘文广告诉半岛记者,去年秋天,他在当地收购的一些沂蒙全蝎一直养到现在,当公告发布时,他那里还剩余5斤多。为了将剩余的全蝎尽快出售,他甚至将700元/斤的价格降到了650元/斤出售。
除了降价出售野生蝎外,10年来刘文广门前广告牌上“野生全蝎”四字从未改过,公告发布后,刘文广将这四个字抹去了。“不去除,可能会被相关部门查处。”刘文广说,“未来只能出售养殖的沂蒙全蝎。”半岛记者在刘文广的店内发现,他的店里除了出售山蝎外,还出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刘文广说,未来野生沂蒙全蝎全面禁售,养殖全蝎售价可能会上涨,因为当地全蝎养殖并不多。
“今年不敢再收购和出售野生全蝎了。”刘文广说,“‘三禁’之后,只能出售养殖的全蝎。”
早前,在沂源县城,几乎所有的特色农品商区和大型商超,都能买到沂蒙全蝎。不同之处是,特色农品商区除了能买到活蝎之外,还会买到干蝎;而大型商超出售的则是加工好的干蝎或是以蝎子为原料制造的精品酒类等产品。
3月20日前,忙着出售野生沂蒙全蝎和野生全蝎产品的不光刘文广一人。
县城商业区的另一家蝎子店里,一名女店主将店内的活蝎边展示给半岛记者,边说盆子里的活蝎是人工养殖的,人工养殖全蝎的售价为550元/斤,而纯正野生沂蒙全蝎的售价则在650元~700元/斤。两者外表区别是,野生全蝎八腿两钳粗壮、身体发黑,而养殖全蝎腿、钳纤弱,身体发黄。
“3月15日之前,店里还有少部分野生沂蒙全蝎,现在野生蝎已全部售完了。”女店主说,“将来不会再收购和销售野生沂蒙全蝎了,但养殖的可以销售。”
“捕捉20只野生蝎就入刑,谁也不会傻到为20只蝎子去冒险。”另一店主孙某说,“没人捕捉就没有人收购,没有人收购也就不会有交易。”
当前,尽管当地一些高端酒店仍未营业,但有酒店管理人员向半岛记者直言,未来野生沂蒙全蝎这道菜中的蝎子或将换成养殖蝎,或直接取消这道菜。
全民捕蝎,一年可捕5个月
沂蒙全蝎学名全虫,因主要产于沂蒙山腹地的淄博市沂源县、临沂市沂水县、蒙阴县、平邑县和潍坊市临朐县等县,又因上述之地生长的蝎子两钳八腿,区别于其他地方蝎子的两钳六腿,故名“沂蒙全蝎”。
今年47岁、生长于沂源本土的邱本和10岁开始就跟随村里的小伙伴上山抓蝎子。
“老家就在山坡上,儿时,野生山蝎到处都是,甚至经常在家门口的石头底下发现蝎子。”邱本和说,“大小山蝎都有,大山蝎会用镊子夹住放瓶子里,小山蝎就地盖在石头底下。”
对于沂蒙山的孩子而言,少时捕蝎子仿佛是一种天生技能,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甚至在夏天放学后午休的两个小时里,也到附近的山坡上捉蝎子。若到周六、周日,这里的孩子或跟随干农活的父母上山或成群结队捉蝎子。这些十来岁的孩子靠掀石头每天少则捕捉十多个,多则捕捉三四十个活蝎。
“这些儿时的记忆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邱本和说,除了孩童上山捕捉野生沂蒙全蝎之外,也会有成人上山捕捉,成人会将山蝎捕捉当成一种增加收入的职业,捕蝎“职业”从每年的谷雨时节持续到9月初,一年可捕5个月。
上山捉蝎子,同样为儿时的王松刚带来童趣和收入。
“一年捕捉的蝎子会卖五六百元,上世纪90年代初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而言是笔不小的收入。”王松刚说,这种全民参与、老少参与的手掀石头的传统捕捉方式,一直持续到2005年左右。
沂蒙山区特有的地理环境、日照时间和昼夜温差,给当地捕蝎人带来5个月的丰厚馈赠。沂蒙全蝎药用、食用价值更高的背后,不仅仅在于它比其他省份山蝎多长的两条腿,其自身蝎毒和攻击能力更属“蝎中霸王”。
LED灯带来濒临灭种之忧
2005年之后,当传统捕捉方式被一种LED灯替代,单体仅重1~1.5克的全蝎,让沂蒙山腹地的无数乡村人甚至是城里人趋之若鹜。
王松刚说,昼伏夜出是野生沂蒙全蝎的生活特性,这种尾部带毒刺的小型爬虫白天躲在石头底下,夜晚从石头底下爬出来寻食。
当全蝎在黑夜的山坡上寻食时,农家或城里的猎捕者会骑上摩托车或驾车,带着LED灯夜间开始追踪寻觅。
“这种LED灯照在山蝎身上,山蝎通体会反射出浅紫色荧光。”王松刚说,正因荧光易于识别,一些年轻人抛弃了传统捕捉方式,夜间带上LED灯甚至犬只成群结队上山,开始专业捕捉、销售,沂蒙山区各地形成以蝎为主的产业链。王松刚也成专业捕捉人员之一和产业链上的一环。
早在2013年之前,仅靠LED灯照射,一夜下来,王松刚最多可捕捉一斤半野生全蝎。这在当时,一夜战果能为他带来七八百元收入。
“一个大个的纯野生沂蒙全蝎能卖到四五元钱。”邱本和说,“全蝎能促使城里人夜间爬山,与药用和经济价值高分不开。”
随着夜间专业捕捉者的聚集,2013年之后,雄居“五毒之首”的野生全蝎,其数量在沂蒙山区逐年减少。
“早些年在田间干农活,时常在石头底下发现野生蝎,现在哪怕专门去捕捉,一个都捉不到。”沂源农民魏凤山告诉半岛记者,“(山蝎)被照绝种了。”
当靠LED灯都难以猎捕到野生全蝎时,全蝎的命运或正在走向消亡。数十年来,目睹、亲历并影响了全蝎命运的王松刚和邱本和们,今后不会再去猎捕、收购和出售野生全蝎了。
“一只蝎子在野外生长的半年时间里,能消灭1万多只害虫。”沂源县自然资源局一名负责人告诉半岛记者,野生沂蒙全蝎数量逐年减少,势必影响生态平衡;时至今日,当这种单体不足2克重的“五毒之首”因无度猎捕濒临灭种时,官方和民间无不担忧。(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文广系化名)
在沂源县城,随处可见全蝎交易门店。
店老板向记者展示活蝎。
新闻推荐
□记者刘磊通讯员刘克伟宋军浩报道本报沂源讯3月5日恰逢惊蛰,“淄博市金融顾问团沂源行”暨“金融赋能”对接会的...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